猪八戒是最有喜剧色彩的人物 , 为本书添加了许多乐趣 。 猪八戒真是集成了猪的所有特征:好吃懒做、懒笨馋滑 。 但也本质单纯、身粗力大、坚韧不拔 , 若有用着他时 , 二话不说 , 多苦多累也毫无怨言 , 所以成了众人喜欢的人物形象 。
最后是沙僧 , 沙僧只用两个字即可概括:憨厚 。 在未收他之前 , 是猪八戒挑担 , 而他加入后 , 就自动接起了挑担的工作 , 一挑就是十几年毫无怨言 。 读者在读《西游记》时大多是孙悟空猪悟能的故事 , 殊不知在斩妖除魔的时候 , 沙僧一直默默保护师父 , 若有妖怪 , 沙僧也会义无返顾的冲出来 。 在师徒丧气之时也会出一两个好主意 。 沙僧 , 《西游记》中最平凡又最不可缺少的人物 。
《西游记》除了塑造人物形象之外 , 更多的是人生哲理 , 其中给我最大影响的就是“敢问路在何方” , 一句很简单的话语 , 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但有几分相似的人生哲理 。
第一 , 体现在这个“敢”字 。 这表现出一股莫大的.勇气 , 是常人所不及的 。 唐长老不畏妖魔 , 天地间一股坦然正气;三徒众费心竭力 , 尘世间一阵君子之风 。 这就是荀子口中所言的君子之勇 。 君子之勇 , 乃为扞卫仁义 , 不屈于权势 , 不顾私利 , 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 , 为了心中信仰 , 不惜一切 , 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勇 , 是孔子所说的智、仁、勇的统一 。
第二 , 则是在于“路在脚下” 。 这十万八千里的路 , 是唐僧众师徒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 。 孙悟空曾对猪八戒说:“我的筋斗 , 好道也是驾云 , 只是去的有远近些 。 你是驮不动师傅 , 我如何驮动?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 , 携凡夫难脱红尘’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 , 老孙样样皆知 。 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 , 不等超脱苦海 , 所以寸步难行 。 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 , 保得他身在命在 , 替不得这些苦恼 , 也取不得经来 。 正叫做‘若将容易得 , 便作等闲看 。 ’”孟子说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意在告诉世人磨难是上天的财富 , 不要逃避困难 。
读过《西游记》后我得到了很多人生的财富 , 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 所以我觉得要多读书 , 读好书 , 才能够更加的充实自己 , 为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收拾好行囊 , 准备去闯 , 却发现 , 早已找不到 , 梦想的方向 。
——提记
他 , 只比我大十七天而已 , 我们是经同一个医生的手来到这个世界的 , 我们一起长大 , 一起吃我妈妈做的饭 , 一起牵手去上学 , 坐在同一排......曾经的我们站在同一个地点 , 十年之后的我们 , 却早已朝着相反的方向跑远......
三年级那年 , 学校倒闭了 , 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学校就读 , 之后 , 十年了 , 我们都已渐渐长大 , 他在我的记忆中渐渐模糊......
直到那一天 , 我在**街的广场上看到了一张名为“街舞少年”的照片 , 站了许久才惊讶的看出那是他——一个曾在大人们眼里毫不上进的孩子 。 后来 , 我看过他的一次演出 , 那华丽的动作不只是多少个日夜苦练出来的 , 但是那灿烂的笑容诠释着他对梦想的执着 。
前年春节 , 一天晚上他和他妈妈来我家吃饭 , 那是十年后的我们第一次距离如此之近的打量对方 。 他长高了 , 却依然很瘦 , 俊朗的脸庞有的是不可抹去的自信 , 似红的头发显然是烫过了 。
吃完饭的我们在同一个屋子里 , 一个多小时我们都没有说一句话 , 只是静静的看着电视 , 玩着手机 , 而已 。 我想 , 我们因不同的梦想而渐行渐远了 , 在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