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未来宅基地有大用处22年宅基地继承有变,遗嘱不再是继承铁证

我们说农村的宅基地,长久以来一直是农民世代延续的根基,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取决于宅基地不同于城市的楼盘,其使用权永久性的特质,让农民丝毫不用担心房屋产权的问题。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很多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被闲置下来,再加上农民很难以个人力量让宅基地产生收益,这便使得很多农村的宅基地,变成了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继承|未来宅基地有大用处22年宅基地继承有变,遗嘱不再是继承铁证

难道宅基地真的毫无用处?农村也只能随着人口外流,出现更多的“空心村”?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综合考虑政策对农村的发展规划、宅基地的处理方式以及农村人口流动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动。而这些也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继承|未来宅基地有大用处22年宅基地继承有变,遗嘱不再是继承铁证

为何说未来宅基地有大用处?我们说“十四五”规划,它不仅仅点明了未来国家发展的目标,更明确了接下来四年的发展重心,其中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而在具体的操作手法上,让农民手里的资产,如宅基地,产生财产性收入,已经开始通过“鼓励乡镇下乡与农民共同开发宅基地,发展经营性产业”等措施,进行着探索。未来宅基地,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很可能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从农民的个人角度来看,宅基地还存在两个现实需求。一个是很多农村的80后、90后步入老年之后,希望能够落叶归根,回到原来的村子养老。另一个是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城里落户之后,希望宅基地和农房通过拆迁或者其他方式变现,从而获得一份财产收入。对于后者而言,农村的分类规划已基本完成以及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的出现,都能帮助他们实现农村资产变现的愿望。总的来说,无论是从未来农村发展,宅基地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来看,还是从农民以及后代的现实需求来看,宅基地在未来都有大用处。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未来城市对人口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和乡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进城奋斗的农村年轻人的返乡意愿,很可能会变得比现在还要强烈,而农村的宅基地就是他们的退路。继承|未来宅基地有大用处22年宅基地继承有变,遗嘱不再是继承铁证

既然宅基地有这么多用处,那么2022年的宅基地继承又有哪些变化?此前,农民立一份遗嘱,就能够决定自己身后宅基地和农房的去留问题。但是,民法典已经对此作出了调整,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权。也就是说,不管农民生前立了几份遗嘱,这些遗嘱是否经过公证,都会以农民最后的遗嘱为准。而当遗嘱不再是继承宅基地的铁证时,子女就不用因为一份遗嘱而相互争抢,在进一步保障老人真实意愿的同时,也能促进家庭的和谐和孝道的传承。除此以外,宅基地除了可以顺位继承之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宅基地等资产,还可以通过遗赠的方式,选择指定的继承人。就比如说,如果老人的子女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宅基地,那么一旦继承了老人遗留的宅基地,就会与“一户一宅”政策相违背。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老人就可以通过遗赠的方式,让自己的孙子、孙女隔代继承宅基地。继承|未来宅基地有大用处22年宅基地继承有变,遗嘱不再是继承铁证

面对宅基地继承的变动,农民应该注意些什么?宅基地在未来的价值,并非如现在看到的那么简单,因此农民需要注意两件事,一个是尽量保障一个子女的户口不迁出,从而完整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另一个是子女户口迁出原村集体后,面临拆迁时,只能获得地上房屋补偿,没有宅基地补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