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马光远被网友“逼疯”,中国的房价会大涨还是大降?( 二 )


但范围很小 , 仅在上海、重庆等六地试行 , 且具体征收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 , 试点期限为5年 , 很长 , 今年三月又出文件 , 强调试点范围不会扩大 。
这些都体现出国家对房产税很谨慎 , 想在维持稳定的前提下 , 逐步实现地方财政的转型 。 而不是像部分网友所想 , 炒房者恐慌性抛售 , 房价应声暴跌 。
高房价虽然符合市场规律 , 却不公平 。 因为高房价滋生出一群不劳而获的新富阶层 。 广州周边农村征地 , 当地农民一夜暴富 , 分得十几套房 , 个个身价过亿 。
又如温州炒房团 , 从2000年开始 , 全国各地买房 , 坐等升值抛售 。 北上广深的“原住民” , 什么事没做 , 跟着高涨的房价翩翩起舞 。
【房价|马光远被网友“逼疯”,中国的房价会大涨还是大降?】
这些人的富裕可与劳动有关联?他们的财富建立在对他人富裕机会的剥夺上 。
广州市周边农村征地 , 偏远点的农村不征 , 同样是农民 , 境遇千差万别 , 偏远地区农民来到广州买房 , 为因征地暴富的农民买单 。
同理 , 城市是市场经济的发动机 , 财富高度集中于城市 。 种地的收益永远赶不上进厂 , 离开了国家补贴 , 种地的收益甚至是负的 。
农民摆脱贫困唯一的途径是进城 , 然后打工 , 最后买房 , 给自己换个户口 。 这部分刚需人群 , 为城市做了贡献 , 却又承担了高房价——城市化的成本 。 “买一套房掏空六个口袋”的现实 , 不容忽视 。
马光远市场讲得多一些 , 忽视了网友对公平的期盼 , 奉市场为金科玉律 , 残酷的资本逻辑 。
更有北师大教授董潘 , 他将年轻人买不起房子称为“天理”:“有些年轻人抱怨我为什么在二环没有房子?凭什么我没有四室一厅?但这是天理 , 你就不该有 。 ”这条天理是市场的天理 , 不是公平的天理 。
如何解决高房价问题?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不能暴跌、暴涨 , 这是前提 。 未来房价会呈现出“不涨不跌”“缓慢上涨”“缓慢下跌”三种情况 , 缓慢的过程可能长达二三十年 。 最终目标是经济“软着陆” , 实现产业升级的大战略 。
在这二三十年的平稳期内 , 有两条思路来解决买不起房的问题 。 第一条是“去中心化” , 鼓励发展乡村经济 , 避免人群高度聚集于大城市 。
不是让年轻人回农村种地 , 而是回乡创业 。 从“建设新农村”开始 , 我国已向农村投入了十几万亿的资金 , 绝大部分农村实现了“五通”(通电、通水、通气、通网、通路) , 这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 硬件设施 。 农村不仅有农业 , 也可以搞旅游业、工业、互联网业......百业兴旺 。
未来 , 农村不是落后经济的代名词 , 而是绿色经济的代表 。 彻底消除城乡差别 , 农民可以进城 , 城里人可以下乡 , 愿意拼搏的来城市 , 愿意“诗和远方”的去乡村 。

第二天是“共同富裕” , 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 国家扶持新产业 , 形成国际竞争力 , 让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有更高的议价能力 , 企业收入高了 , 打工人收入跟着提高 。
改变原来“廉价工厂”的国际分工状态 , 中国人只能做一些附加值很低的事儿 , 挣很少的钱 , 干最多的活儿 , 补贴欧美国家 。
一部美国iPhone的利润有50% , 中国的小米只有10% , 中国人也要挣50%的利润 。 逐步提高收入 , 把原来买房“掏空六个口袋”改为“掏空两个口袋” , 有恒业者有恒心 。
房价“原地踏步” , 收入年年上涨 。
或许 , 有人批评上文中的两条思路难有短期成效 , 但过快的改变 , 容易造成副作用 。 正如近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 不就留下了一个高房价问题吗?少一点激进 , 多一些分析 , 君子和而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