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触“底”:郁亮的底气和信心(实录)|观点直击 | 成本法( 二 )


??这也是郁亮反思和检讨的重要内容,他表示,万科过去一直采用充分授权、分布式的管理方式,容易表现出参差不齐和离散度大的问题。投资层面采用切大饼模式,容易出现高估和冒进。据透露,万科为华夏幸福资产包计提了25亿元减值准备。
??作为万科最重要的业务,开发业务于2021年已启动了相应调整。包括以开发经营本部为主导,推进集团“一盘棋”建设,解决能力分散、操盘表现不稳定的问题;拿地集中管理,提高对投资项目盈利水平,操盘团队能力,投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等。
??“这些举措将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盈利贡献。”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万科去年新增获取148个项目,拿地权益总价1401.5亿元,其中下半年分别占比35.81%、36.75%,并将拿地区域缩窄至大连、福州、济南、天津、武汉、成都等二三线城市。今年1-2月,该公司新增获取5个项目,权益总价88.06亿元。
??此外,万科已售未结算合同金额截止期末约7108亿元,对应均价1.52万元/平方米,分别相当于2021年结转收入水平的1.6倍、1.18倍,在未来可形成盈利支撑。
??利润蓄水池
??除了开发业务的毛利率及计提减值因素,对万科净利润造成影响的直接指标中,投资收益于2021年录得66.1亿元,同比减少69亿元。根据年报解释,这主要是由于联合营项目毛利率下降及投资其他业务的收益减少。
??但万科并未具体解释投资收益变动较大的项目。观点新媒体了解,2020年录得高投资收益或与年内出售广信资产包50%股权有关,万科借此收回前期投入320亿元,并不再并表该资产包。剔除2020年暴涨的情形,万科2017-2019年投资收益实际上维持在50-68亿区间。
??利息资本化方面,去年万科实际利息支出134.5亿元,资本化的利息占67亿元,对应利息资本化率49.81%,同比下降约1.07个点。横向对比,近期披露业绩的房企诸如碧桂园、龙湖、中海、旭辉等,利息资本化率约在90%-100%之间。
??折旧和摊销费用则主要反映万科用成本法列账经营性业务的影响。不同于其他采用估值法列账的房企,万科2014年探索新业务以来,均对这批持有型资产采取折旧及摊销处理,近三年费用占比尤为明显。受每年度折旧摊销影响,导致新业务形成的正面利润有限。
万科触“底”:郁亮的底气和信心(实录)|观点直击 | 成本法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一位前十房企高层对观点新媒体指,如由成本法改为估值法入账影响太大,当年报表会多出很大一笔利润。同时,采用估值法需要每年评估资产,价格跌了也会影响利润,总体波动太大。
??郁亮认为,万科过去多年对多个赛道同时探索,令公司付出的成本比想象中更大,对业绩也产生了影响。公司坚持有现金流的利润原则,因此一直折旧摊销,如今为了探索新业务所交的学费大部分已交完,即使以成本法记账,2022年非开发业务也将对报表形成正向的贡献。
??“这些经营类的业务,正在逐步形成盈利的蓄水池。”
??数据显示,去年万物云录得全口径收入(含向万科提供服务收入)240.4亿元,同比增长32.1%;仓储物流业务营收31.6亿元,物流业务NOI(营运净收入)17.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9%、54%;租赁住宅收入28.9亿元,NOI约5.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51.73%。
??商业收入则约为76.2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印力管理的商业项目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3.9%。
??郁亮透露,万科的经营类业务一年内贡献了400亿元收入,而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比如物流业务10年间复合增长率逾30%,租赁住宅3年复合增长率逾40%,印力5年复合增长率20%,这些业务未来将构成万科主要增长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