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壹号院|大厂员工,买房降级( 二 )


那个年代的互联网人,似乎还没有焦虑这个概念。尤其是在后厂村,买起房来都是拉帮结派的,通常是一个人买了之后,回到办公室里一聊天,第二天就会有几个同事去看房。当时周强还加了个交流群,聊得最多还是房子,码农们买房有个特点,对于刚需盘,只要总价够得上,位置距离公司近,付定金很少犹豫,一般不超过3天就能做决定。 这种果断,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厂人在当时,是一种轻松的买房心态,不会为资金发愁。 对于后厂村的腾讯、百度的员工来说,西山壹号院小区是一个传奇,它几乎是互联网大厂人当时“买房升级”的象征。这种象征,首先体现在地理位置上,在腾讯、百度的北京总部与西山壹号院之间,只隔了一条西北旺东路,从公司的落地窗向西远望的话,总能看到这个小区。 更为重要的象征,是体现在价格上。2008年,融创中国联手首钢地产,以20.1亿元拿下了北五环外的西北旺地块。3年后,西山壹号院入市,锁定的就是财富迅速增长的互联网大厂人。户型上,两三百平方米做三居,四五百平方米做四居。如今,西山壹号院一套277平方米的二手房,售价3000万元,以至于西山壹号院甚至成了西北旺码农们的财富计量单位。2021年快手上市之后股价翻番,持股员工平均身价超3000多万元,被戏称为“快手人手一套西山壹号院”。 那是属于大厂人的“买房升级”时代。
西山壹号院|大厂员工,买房降级


西山壹号院优美的环境。图 / 链家官方网站

西山壹号院|大厂员工,买房降级

降级求生
如今,谁也没想到,短短一两年时间,一些互联网大厂人已经进入到股价缩水、身价下跌,甚至需要为保住饭碗而担忧的时代。相应的,买房也并不意味着财富的持续增值,相反还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压力。 真正让孙明决定卖房的,是母亲得了喉癌。去年下半年,好在发现得早,他专门回了老家一趟,跟医生聊起了自己的房贷压力,医生说得很隐晦,这个病急不来,长远来看,需要做一定的资金准备。跟媳妇商量之后,他们决定把马连洼的房子卖了,换套小房子,然后把多的钱买成理财应急。 正式决定买房降级之前,他们决定先看看房子。扣除贷款以及为治病做的储备部分,计算下来,手头上资金只有200万元左右。这么一点钱,看房子成了一件很苦闷的事。 “回龙观、天通苑、北苑、立水桥都看了,现在是看房的区域越来越大,离公司越来越远。”北京地铁13号线被称为“码农专线”,所以还是考虑沿着13号线买房,“但是望京就别想了,买不起,看来看去,可能只有选择回龙观了。” 西山壹号院|大厂员工,买房降级


大多数中关村上班族会选择租住在回龙观站附近。图 / 视觉中国

然而去了回龙观,发现也不是那么回事。“回龙观的房子都太大了,就算是两居室,也有90到100平米,总价比较高。”最后算下来,他可能只能够到北郊农场宿舍这样的房子,一下子降级到住“砖楼”,周边也没什么学区。 看到最后,他发现自己如果卖掉手中的房子,在北京甚至到了“无房可买”的境地。 在大厂里,就连谈论房子话题的人都在变少。另一个工作在后厂村的大龄程序员许磊发现,如今公司里,就算是聊,也多是一些关于房贷、生娃的忧愁情绪。“几年前大家抱怨内卷,抱怨加班,现在感觉有个工作做就不错了。”他发现自己36岁的年龄,做设计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从上一家大厂出来后,他又创业失败,再找工作,投了40多份简历,只有5家面试通知。他报的期望薪资也越来越低,之前是每年30万元,现在自己给降到了20-25万元。最后终于进了另一家大厂,还是在后厂村,在原来的公司对面。 这些年他攒了100多万元,原来还幻想着在公司附近买房,两年前还实地跑过十几个楼盘,甚至还看过大兴的一个首付100万元的“上车盘”,当时差点就付了定金,但还是放弃了。如今,工作变动,希望彻底破灭。他决定回老家武汉买房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