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个行为、一个状态需要注意什么( 二 )


孩子从哪里获得自我评价
我们在成长中,逐渐开始学会上演头脑中的这种戏码 。
幼年时,父母的语言对于我们头脑中形成怎样的内部对话,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学习思考的最初教材 。 所以我常说,家长的语言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 。
青少年常需要从外界反馈来获得自我评估的依据,所以他们的头脑里开始有这些衍生出来的推理、判断、结论 。
「我这么做,会不会让我显得不酷?」、「他们为什么看着我在笑?是我哪里表现得很可笑吗?」、「他还没有回复我,也许是我说的不得体?也许他会因此跟我绝交,或者从此认为我是个那样的人,然后他会和身边的别人去这样讲,然后别人也会这样看待我??」
成年后,随着我们自信的增强,自我价值感提高,对自己的评价也相对稳定,我们或许脑子里这种喋喋不休的声音在变少 。
我们对事情的判断更加准确,各种联想、猜测、模拟的习惯也就没多少用处 。 但,我们的大脑仍然不能完全摆脱这种惯性 。
受教育程度低、个人成长幅度小的人,即使成年了,头脑中也仍然满是各种衍生的判断结论 。
这些建立在虚假结论上的情绪就像垃圾一样,堵塞在人的心中,并漫延至他周围的环境里,夺走我们生命中无数个美好宝贵的时刻 。
如果我们不知大脑有这些癖好,加上自我价值感低,产生的「衍生垃圾结论」就会特别多,那我们就会给事情添乱,家长看到了都不如没看到 。
看到了,不但不能帮孩子提高认知,从更积极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引导,反倒加剧孩子的焦虑,给孩子二次挫败 。
下次再经历类似事件时,孩子从原本的单纯反应,倒学会了沮丧挫败焦虑 。
家长的智慧就在于,要能看出自己头脑里产生的这些「衍生判断」中,大部分是不准确、没依据、错误的;能知道,人的头脑就有这样运作的本能,它自动会产生一连串无端的推理和结论,我们不能都听信这些唠叨,要清醒地去分析,努力做出尽可能客观的判断,然后,有能力建设性地、乐观地、前瞻地重新看待这些事实 。
清空头脑,撇开隔阂 。 亲子沟通本来是简单容易的!
怎样「清空头脑」?您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归零淡定法」 。
归零,让大脑慢下来
「归零淡定法」适用于遇到具体事情、以上反应马上要爆发时 。
比如——你的孩子正在不可理喻地满地打滚,你脑子里各种反应即将化作各种腔调脱口而出同时伴随举起手满腔怒火从手上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点火发射喷涌而出造成巨大杀伤力摧毁力??
我们定格,看看这时你怎样才能淡定下来 。
现在的一个流行词叫「当下」 。
所谓活在当下,我想,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头脑和情绪清空、归零,要在脑子里,拿掉此刻之前发生的种种情况,同时也拿掉此刻以后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 。
要当自己是火星人初来乍到,当自己是刚从某个年代穿越过来,当自己是 born yesterday ??总之,不去想刚才孩子都是怎么无理取闹不可理喻来着,也不想自己一旦迁就那他就会一辈子无法无天后果严重 。
前面后面的都不去想,就发现自己此刻正看着一个长得挺可爱的小孩躺在地上貌似有些痛苦疲惫 。
假如你是个头脑被清空归零的人,此刻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怎样呢?
你会一脸平和略带微笑地问他:躺这干嘛呢?好玩不好玩?要我帮你吗?
其实幼儿最是活在当下的生物 。
孩子们真是变色龙,你用什么情绪笼罩他,他就反应什么情绪 。
你若是能把自己的情绪清空了、归零了,那通常他也会立刻复原,甚至他会恢复到更好的状态,仿佛他本来就是在暗地里偷偷盼着你恢复正常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