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器 转向灯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二 )


集电极电流经继电器线圈 K 搭铁,继电器的线圈 K 产生电磁吸力使触点 P 打 开 。于是 蓄电池向电容 C 充电,使左转向灯 的灯光变 暗 。随 着充 电时 间 的延长,充电 电流 减小,三极 管 V T的基极电位提高,偏流减小 。
当基极电位接近发射极电位时,三极 管 VT 截止,集 电极电流 消失,触点 P 又闭合,转向灯又被点亮,同时,电容 C 经 R 2 、触点 P、R 1 放电 。电容 C 放完电后,三极管 VT 的基极上又恢复低电平,三极管 V T 重新导通,集电极电流又经继电器的线圈 K 产生电磁吸力 使触点 P 打 开,重复上 述过 程,使转向 灯发 出闪 光 。其 闪光 频 率由电容 C 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来决定 。
2) 无触点全晶体管式闪光器
图 5.20 是一种简单的无触点电子闪光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接通转向灯开关,V T1 因正向偏压而饱和导通,VT2 、VT3 则截止 。由于 V T1 的发射 极电流 很小,故转向灯较暗 。同时,电源通过 R 对 C 充电,使得 VT1 的基 极电位下 降,当低于其 导通所 需正向偏置电压时 VT1 截止 。
VT1 截止 后,V T2 通 过 R 3 得到正向 偏 置电 压而 导通,VT 3 也随 之 饱和导通,转向灯变亮 。
此时,C 经 R 1 、R 2 放电,使 V T1 仍保持截止,转向信号灯继续发 亮 。随着 C放电电流减小,V T1 基极电位又逐渐升高,当高于 其正向 导通电压 时,V T1 又导通,VT2 、V T3 又 截止,转向信号灯又变暗 。随着电容的充放电,VT3 不断地导通、截止,如此循环,使转向灯闪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