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招聘,麻豆招聘收费是多少( 五 )


▲ 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里,作为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的谷物属于最基础的要求 。
相比把肉作为主食的西方人,中国人更能懂得加工、享受碳水化合物带来的快乐 。
越穷的地方越能吃碳水?
在美国,肥胖是穷人的标志,意味着爱吃速食品、啤酒、土豆等高碳水食物;而富人大多吃高蛋白食物、将钱投资在健身上……
▲ 就算这么说,可是肯德基半价、麦当劳打折还是不能错过的呀
越穷越爱吃碳水化合物?
没错,碳水化合物是穷人最好的食物来源 。在中国,碳水化合物基本等同于谷物 。
中国人主食从黍、稷、麻、麦、菽五谷变成水稻、小麦的这段时间里,大家都穷,当然是什么产出率高就种什么,填饱肚子要紧 。
▲ 五谷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其实是一个变动的概念
当水稻在秦汉以后开始崭露头角,全国经济的重心便开始从中原大地向长江流域南移 。
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而更多地体现在南方人的饮食中 。
▲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越不重视主食 。陈晓卿在吃面饼的时候发现,从新疆到甘肃、山西、江苏,都有一种叫烧饼的东西,把它一字地排开会发现,它在一点一点地缩小 。人们的选择多了,根本不用主食来充饥 。
兜里但凡有点钱,都会追求碳水以外的食物 。
辉煌一时的陕西商帮进入四川发展盐业,促进形成了奢华如宫廷菜的自贡盐商菜 。富起来的陕西盐商翻越秦岭,带来的没有面食,只有羊肉 。
而更多留在家乡的陕西人,失去了消费丰富食材的权利 。
▲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说:“西北地区嗜面的饮食习惯,会造成营养摄入的不均衡 。虽然白面能做出上千种面条,但终究还是面条,特别是如今多精米白面,食材比起过去的五谷更显单一” 。
陕西横跨南北,地理把陕西阻隔成三部分:陕北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脉和汉中谷地;气候也由北向南从温带、暖温带变成北亚热带 。
在紧凑的山谷地之间,只能靠种为数不多的谷物来养活大量人口,如陕北高粱、关中小麦、陕南水稻,兼有粟、黍等 。
▲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
除了西北的陕西,西南的广西也是热爱碳水的地方 。也许你不知道,广西其实是中国最能吃粉的地方 。
千百年间,广西各地人民用辛劳和汗水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米粉,每一种米粉的背后都是一方水土的风情 。
▲ 柳州螺蛳粉
作为中国米粉集大成者的广西米粉又以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和南宁老友粉最为著名,这三种粉是广西食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解密广西风土人情的关键信息 。
▲ 广西龙脊梯田,广西不产小麦,只产稻米 。
无论西北如陕西,西南如广西,地理环境都相对封闭,文化、人员进出都是问题;因为地貌、气候导致物产、食物形态不够丰富,人民便只好在在主食再创造上下功夫 。
说白了,就是因为封闭而导致经济、文化落后,才发展不出更丰富的饮食文化 。
▲ 广西的粉
于是,小麦最终在最需要它的地方修成正果,创造了最灿烂的面食文化;水稻也在广西人的手里至臻化境 。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主食?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统计《舌尖》的每分钟收视数据 。
结果发现,收视率第三名是油脂类食物,比如红烧肉、猪蹄、鱼头……
▲ 懂的人应该已经在咽口水了
第二名的就是主食,馒头、烙饼、大米饭……
▲ 菜市场单卖馒头的小店就能活得很滋润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