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首次还原中印边境对峙过程,中印对质最新消息( 二 )


对印度改变中印对峙不用枪怎么看?

媒体首次还原中印边境对峙过程,中印对质最新消息


大家好,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 。中印在边境对峙中互相不使用武器是双方在1996年和2005年签署的两项双边协议,这从根本上限制了边境冲突的规模,为解决冲突奠定了基础 。自从协议签署以来,虽然双方还磨擦不断,包括1997年的6.18中印洞朗对峙和本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肢体冲突,但双方均遵守了规定,没有动用枪炮等现代化武器 。
近日,印度政府表示,已经给予军队在中印边境上与中国打交道时的“完全自由”,“完全自由”是什么意思?,想必不用解释大家都非常清楚,这是印度要单方面撕毁协议,允许印军在冲突中率先使用武器的指令,如果这一指令被印军实施的话,那么今后由磨擦引发的战争将不可避免,这为中印边境冲突升级埋下了不可预测的伏笔 。中印双方外长不久前还共同强调用外交方式解决纠纷,给现有的加勒万河谷地区局势降温,印方总理也说出了“中国军队没有侵入印度领土,没有拆除印度哨所”的实情,然而,转脸就是个180度的大转弯,政策的变化比翻书还快,这一方面是西方势力在背后怂恿,另一方面也是国内民族主义势力正在上升,同时也符合印度谋求地区霸权的野心 。
对此,我边防军要做好充分的战备准备,只要印军胆敢开第一枪,就要确保有强大的火力予以还击,充分展示我军的战斗意志,在必要时也可向印方声明,如果印军对我实际控制线内发动武装袭击,那么,我军不单是阻击和防守的事了,将坚决发起反进攻,一举夺回我们的藏南地区,让印方掂量掂量后果 。希望莫迪政府不要误判双方实力,重蹈1962年中印战争失败的覆辙 。
朋友们,这次中印对峙你怎么看啊?
媒体首次还原中印边境对峙过程,中印对质最新消息


中印对峙折射国际政治残酷真理:和平崛起的前提是具有战争崛起的能力野史记载,公元978年七夕之夜,北宋京都汴梁的一片繁华喧闹之中,南唐后主李煜在剧痛中死去,传说他的死状极惨,剧烈的腹痛让他的身体弯曲,头不由自主地碰到了自己的脚尖,因为他喝了一杯含有“牵机毒”的御酒 。李煜临终可能也没想明白,以南唐的富庶繁华,经济发达,文化兴盛,而他竟成了亡国之君,身死异乡,究竟错在哪里?周世宗柴荣侵略南唐的时候,李煜的老爹李璟为了顾全大局,割地赔款;宋太祖赵匡胤的侵略南唐的时候,李煜为了顾全大局,割地赔款 。
我只是想苟且偷安的活着,可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身死国灭?不要崛起,不称王称霸,不与后周与北宋争夺地盘,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和平的发展,难道还不行吗?答案实际上几年前就已经给出了!在南唐即将覆亡之际,李煜派出一位使者远赴开封求赵匡胤放过自己,只要北宋退兵,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量南唐之物力,结大宋之欢心 。使者的嘴皮磨破,赵匡胤的耐心也终于耗尽,说出了人人都心里知道,可就是不往桌面上摆的话——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赵匡胤的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南唐爱好和平关我屁事,我要的土地和资源 。
在这个存量世界里面,居然还有人讲和平?痴人说梦呢吧!南唐有钱,GDP是高得惊人又怎样?在北宋的铁蹄下,如此的脆弱 。那是因为经济强大不是真正强大,国防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不是侵略他国的资本,却是他人不敢觊觎自己的保证 。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地区的军事对峙引发世人关注,这种地缘政治的野心,其实源自于人类自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