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 二 )


是不是我们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我们不必处处都比别人强,只需要在一两方面比别人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可以立足 。孩子焦虑的大背景到底是什么?孩子在还没看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就已经毫不留恋想要离开,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境地让自己绝望,日积月累的绝望感觉,终于在某一天压垮了自己仅存的意志力 。整个社会都在焦虑,我们大人都在说内卷,都在说年轻一代正在躺平……这是整个社会的焦虑,焦虑的父母培养出焦虑的孩子,焦虑的孩子根本识别不了自己的情绪,困在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难道所有的父母,整个社会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吗? 我们为什么让孩子在那么小的年纪就承受社会的焦虑?然而,孩子根本不能消化这些焦虑 。
想要孩子不焦虑,我们作为父母请放下自己的一部分焦虑,不影响到孩子 。父母和教师是如何激化孩子的焦虑的?我们特别不接受的就是:你读书读不好你就完了!这句话对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是很可怕的,这样的压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残忍的 。成绩差的孩子在做一件自己努力很多倍都永远没有希望做好的事情!这样的一直失败让人很崩溃!试想一下一个成年人,成天做一份自己每天要出错的工作,顶着成天被老板骂,被同事翻白眼的工作,我们待多久会觉得心态崩溃,想要离职?是我,我可能这样半个月心态就崩溃了,接着继续做事,那每天真的就是煎熬,一种对自己身心的煎熬!煎熬下去肯定是会出心理障碍的 。
孩子们在煎熬,依旧不能得到父母的理解,老师也不会放过自己 。大人们还会继续给孩子描绘未来的场景说:你如果读不好书,那就上不了高中,你上不了高中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你就赚不到钱,你就养不起家,你这一辈子就完了!请问有多少父母用过上面的话去激励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但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智慧是去帮孩子慢慢建立自己的优势,让孩子在自己的努力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一点一点积累成就感,而不是恐吓!上面的话没有一句是让孩子听到的不是激励,但是却表露了父母的焦虑,后面的结果都是父母想象出来的,父母的言语在恐吓孩子,让孩子恐惧长大 。
但是很少有孩子是因为恐惧就被激发了自己的内驱力 。孩子努力是因为他自己有动力去学习,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是帮孩子慢慢在劣势中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成长,看到自己在慢慢变好 。孩子在最脆弱的时候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是认同!是去重新建立自信 。其实李玫瑾教授在培养她的孩子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看到孩子文化课不好,她也一样紧张,但是李教授却发现了女儿有音乐方面的天赋 。
李教授后来把女儿的音乐天赋加以培养,忽略了文化课的不足,女儿最后也成了一名音乐教师 。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让父母痛心一辈子!希望所有的父母给孩子传达:孩子,你们以为的天大的事情,实际上真的微不足道!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决定你们的人生,也不会定义你们的成功或者失败 。一次失败的考试,会决定我的人生很失败吗?不能!中考压力大,考不上高中,会决定我的人生很失败吗?不能!高考考不好,会决定我的人生很失败吗?不能!和同学有矛盾,遭受校园霸凌,会决定我的人生很失败吗?不能!学业一直不好,会决定我的人生很失败吗?不能!被老师责骂,会决定我的人生很失败吗?不能!和父母关系不好,起争执,会决定我的人生很失败吗?不能!孩子,我想告诉你:任何事情的不成功都不能代表你就是一个失败的人!没有人可以因为一件事情就否定你!也没有人可以因为成绩差,人际关系不好,性格不好等原因就定义你未来的人生会很失败!你们以为天大的事情,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这个事情在整个人生的旅程中,这样的失败简直不值得一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