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陆逊怎么来,陆逊到底有多优秀( 二 )


【36计陆逊怎么来,陆逊到底有多优秀】他只有在夷陵之战失败后 , 感慨法正死得早 , 要不法正能够阻止刘备 。在诸葛亮布下八阵图之后 , 他对岳父黄承彦说肯定能够困住东吴的大将 , 让黄承彦不要引他出来 。这东吴大将就是陆逊 , 可是黄承彦却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嘱咐办事 , 将陆逊引出了八卦阵 。这是因为黄承彦听懂了诸葛亮话里的意思 , 那就是让他引东吴的大将出来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 , 他是不能说放东吴大将一条生路的 。
他只能着重对黄承彦说明这一点 。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正话反说 。因为要是诸葛亮想让陆逊死在阵中 , 只要不理睬他就是了 , 又何必去叮嘱黄承彦呢?黄承彦立刻就明白了诸葛亮的真实用意 , 于是就在这里等待陆逊的到来 , 在陆逊走投无路的时候 , 救出了陆逊 。当陆逊向黄承彦请教八卦阵的奥秘的时候 , 黄承彦一口就回绝了陆逊 。陆逊也彻底明白 , 黄承彦并不是站在东吴的立场上救自己的 , 背后的指使人是诸葛亮 。
那么 , 诸葛亮为什么要布下八卦阵 , 而当八卦阵困住陆逊的时候 , 他又派自己的岳父黄承彦去救他脱困呢?这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的需要 。在诸葛亮一出山的《隆中对》中 , 就始终将东吴的位置摆在盟友的位置上 。在孙权联盟稳固的时期 , 刘备的势力有了强势的发展 。但是 , 由于荆州的归属 , 使得刘备和孙权发生了剧烈的矛盾 。刘备需要荆州作为北伐的基地 , 而孙权需要荆州作为自己安全的保证 。
于是 , 在荆州的归属上 , 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 裂痕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 , 诸葛亮也无能为力 , 他只能尽力弥补双方的裂痕 , 静观事态的发展 。在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后 , 东吴夺取了荆州 。在这个时候 , 东吴的战略意图得到了实现 。以东吴的实力 , 想要一举消灭蜀汉是不可能的 。而且 , 在消除了蜀汉的威胁后 , 东吴和曹魏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
东吴是想要割据自主 , 它投降曹魏只是权宜之计 。曹魏是不可能对东吴坐视不理的 。因此 , 东吴和曹魏直接的战争肯定会爆发 。在这个时候 , 东吴和蜀汉再度盟好的基础还是存在的 。为了将来两国共同的利益 , 蜀汉和东吴联盟 , 两弱共抗一强的战略是必然要实行的 。诸葛亮布下八卦阵 , 也是警告陆逊 , 如果继续深入 , 必定要遭到蜀汉的反击 。
而救出陆逊 , 则是告诉他自己的真实意图 , 为将来的下一步联合抗曹留有余地 。陆逊至此 , 已经对诸葛亮的意图心领神会 。他回去之后就收兵回东吴了 。当他的部下问他的时候 , 陆逊也明确的回答 , 我不是惧怕诸葛亮 , 而是为了防备曹魏的突袭 。果然 , 陆逊回师 , 恰好赶上了抵抗曹魏三路大军的袭击 。结语:看似简单的一个八卦阵 , 看似不经意的救陆逊的举动 , 背后隐含着无数的外交密码 。
诸葛亮用八卦阵引陆逊上钩 , 让自己的岳父就陆逊 , 就明明白白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一要阻止陆逊进一步的攻击 , 二是不让陆逊死掉 , 为东吴保存实力 , 以免被曹魏灭掉 。三是表露自己联合东吴共抗曹魏的战略意图 。这样一来 , 心领神会的陆逊便撤兵回国 , 为下一步的战略行动留下了余地 。在诸葛亮执政之后 , 在外交上与东吴重新结盟 , 为北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