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丧葬习俗是怎么样的( 二 )


究其原因 , 一是与人们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和佛教“转世再生”说的影响有关;二是在宗法社会里 , 葬礼是对死者身份、地位的确认 , 出殡仪式也是死者家族势力的一次大检阅 , 其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 。
本材料参考陈仲瑾、陈泗东《泉州丧葬风俗记闻》(泉州市民政局、泉州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泉州旧风俗资料汇编 , 1985.10) , 整理泉州旧丧葬礼俗情况 , 以观其概 。
(一)“竖寿”、“张老”
泉俗 , 人活过五十岁才辞世就不算“夭寿” 。因此 , 有人在生前做过五十岁大寿之后 , 自己或子孙就为他(她)准备下“百年”之后要启用的棺木和寿衣 。
该棺木称“生寿” , 因常竖立置放于厅角 , 又称“竖寿” , 俗称“起大厝” 。
该寿衣称“张老衣裳” , “张”为张罗之意 , “老”即泉人老人辞世的雅称 。有人还在生前穿着照相留念 。寿衣在前清依死者身份而定 , 男则缨帽外套 , 女则凤冠霞披;民国时男多瓜皮帽、长衣马挂 , 女则披风衣裙 。一概丧事物品 , 有店铺专卖 。
(二)上厅边
泉俗凡己50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者 , 在病危临终之际 , 均要“上厅边” , 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 , 儿孙 , 媳妇都守候在旁 , 以待其寿终正寝 。实际上是为了收殓方便 。
死者即将断气时 , 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更换寿衣 , 穿上鞋袜 , 动作要快 , 如迟至断气后 , 有“死者得不到”之嫌 。
万一病者“上厅边”后又慢慢康复起来 , 必须由病者自己下床 , 自己撤下那简易床铺的四块板 , 别人不能代劳 。
(三)收殓
1.“点脚尾烛”、“买路钱”、“枕头饭”、“脚尾饭” 。
死者气绝之后 , 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 , 不能露面 。亲属围尸恸哭 , 治丧即告开始 。
孝男出门 , 亲自上街买“缽”(烧纸钱的瓦盆) , 不得假手他人;除非孝男年幼或旅外未归 , 方由他人代之 。孝男并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拾取瓦片一片 , 盛泥土一堆 , 土上插香 , 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 , 以示“人死入土为安” 。
尸旁地上铺草 , 亲属坐于草上号哭 , 死者之妻应散发 。
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 , 尸前点生油灯一盏 , 灼一支 , 注意不使熄灭 , 称“点脚尾烛” 。
尸亲边烧纸钱边哭叫:“给你买路走 , 买路过 。”尸亲要不断地续香、焚烧纸钱(冥币) , 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 , 称“买路钱” 。
同时 , 在露天之处煮饭一盂、鸭蛋一粒 , 上插竹筷一双 , 供奉于尸体头边 , 名叫“枕头饭”;或供奉于尸体脚尾 , 称“脚尾饭” 。
尸前所列“枕头饭”和灯火油均为不祥之物 , 俗有迷信巫术害人称为“做寇”者 , 常以尸前灯火油(俗名“刺油”)为之 。泼“刺油”与新婚夫妻 , 则认为可使其不和 。见死人称为“见刺” , 不得进入人家新婚的洞房及生孩子的产房 。
死人初气绝 , 要把家中的猫缚起来 , 泉人认为猫如从尸上跃过 , 会发生“尸变” , 即“炸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