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大报仇》是元杂剧中一部优秀的历史剧,也是一部十分有代表性、有很大影响力的悲剧 。《赵氏孤儿大报仇》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并在欧洲产生过一定影响,法国文学家伏尔泰在1775年翻译了《赵氏孤儿大报仇》,英国剧作家威廉·哈切特也曾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并在英国文化界引起反响 。
一天夜里,汉元帝偶然听见王昭君在弹琴,准备一探究竟,然而被王昭君的美貌迷住无法自拔 。将她封为明妃,并且要将毛延寿斩首 。毛延寿闻讯连夜逃至匈奴,将王昭君的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元帝索要王昭君为妻 。汉元帝舍不得拿王昭君去求和,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 。王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而使得民不聊生便自愿前往,汉元帝忍痛送行 。单于得到王昭君后大喜,便带兵回去了,王昭君不舍的自己的国家,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 。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
本剧改编于昭君出塞的故事,但与正史相差甚大 。正史中,这时期则是西汉巅峰时期,而匈奴经过汉武和昭宣轮番打击早已元气大损,是汉强匈奴弱 。实际上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在汉宣帝时期就已经归降向汉朝称臣,成了汉朝的属国,并且呼韩邪单于曾三次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也是第三次朝觐天子时“自请为婿”元帝遂将宫女王昭君赏赐于他 。 所以不存在“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和“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 。”这种情况 。而且汉元帝也并没封王昭君为“明妃”,这是晋代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君”或“明妃” 。
3、白朴《梧桐雨》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是元代文学家白朴创作的杂剧 。
故事发生在唐朝,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共度七夕佳节,因感于儿女情长,而对天发誓————“生生世世永为夫妇” 。后来安禄山叛变,唐明皇便带着杨贵妃避难,静观其变 。
半途因为民众的请愿,唐明皇便让太子带领郭、李二人带领3千兵马回京,处理朝中事务 。后来在途中陈玄礼带领士兵以自杀为由,要挟唐明皇处死杨贵妃,唐明皇愤怒又无奈,没办法只好让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处死 。陈玄礼又带士兵骑马践踏了杨贵妃的尸首 。唐明皇哭着捡了杨贵妃的一条汗巾,才继续上马前行 。
安史之乱平复后,唐明皇回京,传位给肃宗,回到西宫养老 。因此叫画工画了贵妃的遗容,以相对哭奠,依然心情抑郁,白发日多人越瘦 。这天,越看画像越伤感,步出沉香亭畔遣闷,却是“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昔日同欢今冷落,更平添懊恨无聊 。这一夜,他便对着梧桐、听着雨声、想着贵妃,在新秋的凉夜中,追思往事,悲伤目前,独自垂泪到天明 。
4、纪君祥《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大报仇》(又名《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冤报冤》,简称《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 。
推荐阅读
-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是什么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
- 可乐瞬间变冰沙原理 可乐瞬间变冰沙原理是什么
- 济南风俗有哪些
- 曰了柳絮因风起的意思 曰了柳絮因风起怎么解释
- 什么东西加热会凝固 加热会凝固的东西是什么
- 一间公司“非正常户”名下其余公司均不正常
- 我的快乐会回来的是什么歌 我的快乐会回来的是谁唱的
- 如何把“全民K歌”里的歌转为MP3?
- 青海四大名寺
- 吾儿是指儿子还是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