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技术( 二 )


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 。
结合整地,用石灰或菌毒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拌细砂或细土375公斤~450公斤,将药土施入,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 。打除草剂除草,防止草害,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
种子与种苗的采种繁育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 。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紫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 。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而且发芽率达95%以上 。中药材大约有35%采用无性繁殖,如采用鳞茎繁殖的有贝母、百合;球茎繁殖的有藏红花;根状茎繁殖有款冬、薄荷;块茎、块根繁殖有半夏、地黄;分根繁殖有芍药、玄参等 。它们的栽种期,一般在休眠期或幼芽开始生长前 。此外,还可以采用枝条作扦插、压条和嫁接等 。在休眠期栽种容易操作,且栽后遇到适宜温湿度就能及时生根发芽,出苗茁壮 。而生根发芽以后再栽,容易碰伤根和芽,操作不便,出苗弱,加上晚栽,生长期短,产量也不高 。一般无性繁殖比用种子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母本优良种性,如银杏用种子繁殖约20年才能结果,如用良种嫁接后,5年左右即可结果,山茱萸种子繁殖需10年左右结果,采用嫁接,一般3~5年可开花结果,同时果大产量高 。建议初学种药者尽量采用种苗种植,以免因种子不发芽造成经济损失 。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 。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 。
1、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
2、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 。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 。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 。
3、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 。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 。
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 。一般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倍,约为1~2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水 。
种子与种苗的消毒处理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必须挑选当年新产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
1、精选和晒种 。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 。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活力 。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吸水,早发芽 。
3、消毒 。能预防病虫为害 。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l%,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
肥料的种类
1、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又称农家肥料,如堆肥、饼肥、绿肥等,其来源丰富广泛,含有大量氮、磷、钾及其他多种营养元素,长期施用能增进土壤的团粒结构,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及通气性,具有迟效、速效和肥效长的多方面结合而发挥作用的特点,对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中草药如山药、细辛、人参、桔梗等施用效果较好 。现将几种有机肥料的使用分别介绍如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