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站点勘察最佳实践( 三 )


部署前站点勘察
假如已认真完成了网络规划,部署前勘察是可选步骤 。假如您确信所创建的网络规划能够满足要求,就可以直接进入部署阶段 。但若对网络规划仍有所怀疑,则应现场进行部署前勘察 。
部署前勘察使用一个或更多接入点执行 。本过程中接入点暂时放置在规划的位置上 。对每个接入点位置分别进行测量和文档备案,以确保各个接入点能够按规划提供覆盖范围和性能 。然后将接入点移至下一位置,重复以上测量过程 。
本方法与计算机化的规划工具运作良好,接入点移动到新位置,跟踪和记录无线信号测量 。没有这样的工具,将很难透视覆盖范围,了解毗邻区域的相互作用 。
部署
部署之前,网络规划应当被最终用户和/或项目治理者接受 。
WLAN部署包括安装布线、交换机、接入点和天线 。接入点和交换机需要配置,安装说明已添加到站点勘察文档 。
使用传统的方法,部署WLAN是非常费时的手动操作 。没有使用计算机化的站点勘察工具,部署的网络的性能与设计经常是不一致 。以下列出用手动勘察方法,可能影响部署的一些原因:
接入点位置是手动估计的,由于没有使用适当的工具,导致对覆盖范围、同信道干扰、信噪比和最终的WLAN性能的猜测 。缺少网络规划经常导致采用“稳妥总比后诲好”的方法,部署大量不必要的接入点,成本颇高 。在许多情况下,只要将更少的接入点部署在最佳的位置上,便可以做到同样,甚至更好得效果 。
手动进行部署前的验证,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准确 。想象一下带着笔记本电脑或PDA四面走动,并手动记录各个位置的信号读数 。每个房间仅测量一次是很不够的,事实上根据测量员在房间之内的物理取向不同,测量的信号可能改动极大 。
无法确定同信道干扰对于正在规划的无线网络的影响 。这是因为是信道干扰的影响只有当用户开始使用网络时测量才会出现 。自动化的工具和部署前的站点勘察能够更准确地猜测和分析同信道干扰的影响 。
文档备案、包括安装说明一般为书面的或保存到笔记本电脑中 。创建具有所有重要数据的最终报告,包括记录勘察笔记、覆盖区域地图和所有其他必要的元素(例如数据速率地图和具体的接入点信息) 。
需要增加网络容量时将很困难,对现有网络环境理解不多,没有足够了解无线健康现状 。
验证
WLAN验证过程应当在部署WLAN设备后立即执行 。测量和存储数据的方法,应与部署时相似,除了在本次勘察过程中,接入点应将不再被移动 。把验证结果与网络规划的预期效果进行比较,然后修正规划和实际情况间的任何差异 。性能调整可能包括移动天线的位置和向性、调整功率水平,以及添加或移动接入点 。

;报告
必须对验证勘察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网络覆盖范围和性能,进行文档备案 。最好创建两个报告:一份供部署公司内部使用,另一份给最终用户 。内部的报告通常比最终用户报告包含更多的数据 。
报告需要包含的信息如:
●需要覆盖的现场地图
●每个区域探测到的接入点数,作成文档或用以展示出严重的重叠情况
●最好在地图上,列出对传输速率的估
●每个位置的信噪比
●网络中其他接入点和网外的接入点引起的干扰,
●安装说明,包括布线、传输功率级别、接入点和天线架置信息、接入点位置、使用的技术、接入点MAC地址、
信道数和网络名称
●关于网络安全的机制
对于一些最终用户而言,了解执行的安全策略、覆盖范围、预期的数据速率和接入点位置信息就足够了 。对于内部报告,上面的所有信息都需要报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