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养殖水体污染( 二 )
养殖水体污染预防控制措施
养殖水体自身的调控:自身调控可以通过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来防止养殖过量造成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综合考虑营养水平、药物污染、底质淤泥状况等因素来进行预防控制 。
首先,对养殖水体污染状况、水体自净能力、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安全浓度、最大允许浓度及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等做全面研究与评价 。
其次,通过营养调控降低养殖水体污染,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减少富营养化带来的藻类繁殖、藻类种群变化及水体环境因子改变;提高水产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率,在饲料中充分完善营养成分,添加诱食剂,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鱼类摄食量;增加饲料耐水性,减缓其溶于水的速度,以防饵料既未被鱼类摄食又污染水质;注意适时投料和科学混养 。
再次,防治水产生物病害的药物污染,科学使用水产药物,综合分析鱼体状况,水质情况,药物作用,得出正确治疗方案、用药方法 。
最后,在底质淤泥进行清理及消毒时,针对底泥物理性状,污染程度不同进行消毒,以期改善底泥理化指标,再恢复底栖生物群落 。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一种通过微生物、植物等多种动植物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降解,改善水域环境,维持水域生态平衡新的改善养殖水体方法 。微生物制剂是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生物修复方法,一是拌饵投喂,以改善鱼虾肠道微生物菌群、提高鱼虾消化率、增强鱼虾免疫力的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目前应用较多的菌类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另一方面是改善水质的水体微生物调控剂,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菌、硝化细菌等 。微生物制剂具有改良水质、增加养殖水体的溶解氧、降低养殖水体的氨态氮含量、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动物体内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提高动物抗病与免疫力、促进养殖对象生长等功能,是今后治理养殖污染水体有待发展的生物方法 。
另外,还可以通过养殖一些对净化水质有益的鱼类或种植一些大型水生生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养殖水体中合理放养鲢鳙鱼能优化浮游生物群体的结构,有效遏制“水华”的产生,大型水生植物可以直接从水层和底泥中吸收氮、磷,并同化为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等)能促进其生长;一些植物,如凤眼莲、浮萍、芦苇等广泛应用于氧化塘和人工湿地中 。
推荐阅读
- 鸽子得了口疮病如何治
- 如何认识金弹子树
- 小米平板如何隐藏应用
- 支付宝全国健康码如何查看个人健康信息详情?
- 如何用布联网找布
- 石生花多肉的养殖技巧
- 豆角怎样保存时间更长 豆角如何保存时间更长
- 借条欠条如何写
- 师叔的老婆应该怎么称呼师叔的老婆应该如何称呼
- 深圳限行如何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