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如何防治( 二 )
产后发生“涨奶”现象 。产前1-2周 , 饲料营养水平过高或临产时应用催产素等激素类药物 , 导致产后乳汁急剧分泌且浓度较高 , 造成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的血液及水分骤增 , 从而使乳房水肿 , 堵塞乳头 , 乳汁流不出 , 而发生“涨奶” 。
(2)防治方法
加强精细管理 , 给猪群创造良好环境 。改善圈舍条件 , 怀孕中期以单栏饲养为好 , 限位栏的大小要根据品种体型确定;同时 , 哺乳母猪的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 , 严禁吃食冰冻、变质、霉败饲料 。
根据孕期调整饲料配方和喂量 , 使母猪保持适宜膘情 , 产后有良好的泌乳性能 。
为预防营养不良、便秘等导致的产后无乳 , 造成仔猪腹泻或生长发育不良 , 可在母猪怀孕后期和整个哺乳期在饲料中添加美益生全程饲喂 , 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绿益态 。
预防产后“涨奶” 。产前产后清洗和消毒母猪的乳房、腹侧和臀部 , 尤其要按摩乳房 , 每日至少3次 , 每次30分钟左右 , 并且每隔几小时挤奶10-15分钟 , 可缓解产后“涨奶”并促进泌乳 。
3.疾病因素导致的无乳症及防治
(1)发病原因
临产前后对产房环境、用具、乳房、乳头消毒不严密 , 导致急性子宫炎、乳房炎、产褥热等细菌感染及寄生虫病、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传染性繁殖机能障碍等疾病 , 均可引起产后无乳 。
(2)防治办法
加强消毒 , 搞好卫生 。在母猪产前半个月 , 对产房进行清扫消毒 , 在产前7天将产房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 , 临产前后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房、腹侧和臀部 , 以防止感染;同时 , 还要定期对全场猪群进行驱虫 。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如何防治】积极预防产期多发病及繁殖障碍性疾病 。净化母体环境 , 抗病毒 , 提高机体免疫力 , 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有显著效果;同时 , 对一些与繁殖障碍相关的疾病如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 , 应根据实际情况 , 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 , 切实搞好预防接种 , 以提高母猪的抗病力 。
为防止分娩时间过长、胎衣碎片滞留等 , 引起感染 , 可适时肌注缩宫素 , 促进子宫收缩和泌乳 , 并及时排出胎衣碎片;为预防分娩过程继发产道炎症 , 可在胎衣排出后用宫炎清4毫升 , 加生理盐水96毫升 , 灌注入产道;如产后恶露不净 , 可同时灌注土霉素混悬液 , 每日1次 , 可视情况重复2-3次 。
对产后发生高热症母猪的治疗 。症状较轻者可肌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症状较重、伴有咳嗽气喘症状者 , 可分别肌注万特肺灵和穿心莲注射液;万特肺灵用量为每公斤体重3毫克 , 穿心莲用量为每次15-20毫升;若精神严重萎靡 , 必要时可皮下注射10%安钠咖注射液10毫升 , 每天1次 , 连用3天 。
推荐阅读
- 夏季怎样护理怀孕母猪
- 妊娠母猪便秘怎么办
- 母猪产后出血不止怎么办
- 什么是二元母猪
- 母猪瘫痪症防治
- 母猪产后热的治疗与防控
- 母牛产犊后瘫痪咋治
- 牛产后如何护理?
- 盛夏谨防母猪产后厌食症
- 母猪产后无乳如何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