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服务的三个层面 什么是运营服务( 二 )


2、集成思维
集成思维的特征是主体性、整合性和倍增性,它既吸收了矛盾思维和系统思维方式的长处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是对矛盾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超越 。它强调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整合效应,充分显现出现代思维方式的性质 。面对形形色色的园区服务需求,园区运营商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也不能头痛医头,应充分整合各类服务需求,采取集成的方式给予解决 。园区集成服务需求可以“变小需求为大需求”,增强议价能力,降低交易成本,达到服务需求者、服务供给者、园区开发商三赢的理想结果 。
3、流量思维
在园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定点招商、逐个击破的招商思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园区招商需求,注重用户关注度的流量思维对园区招商变得越来越关键,尤其是现在的大数据时代,流量可以实现非常精准的投放,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个角度全方位打造园区的招商入口,将园区导入互联网平台,并通过社交媒介持续传播,从线上增加园区的流量,并将流量导入线下,通过良好的线下体验提高招商成功率 。
4、众包思维
众包思维已经产生了大量成功的新商业模式,将众包思维运用到产业运营里,可以激活企业与服务机构间的交易,包括标准化补贴产品——专利服务、会计服务、认证服务、IT服务、创业孵化服务、项目申报服务等,也包括非标准化补贴产品——委托研发、技术检测、科技金融、人才服务等,对于产业园区来讲,众包思维可以为园区发展带来更多性价比高的服务资源,搭建不同园区之间共享的平台级服务系统,促进不同园区之间、园区与企业之间实现更广泛的互动,从而构建起网络化的产业生态圈 。
如何开展园区互联网+运营规划上面介绍的四个互联网思维,集中起来的表述就是“园区互联网+”,这是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即结合园区物业管理、增值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等规划内容,帮助园区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内对外服务运营平台 。具体要怎样做呢?
1、明确目标
综合园区定位、需求调研和案例借鉴等结论,确立园区运营管理的愿景目标;梳理园区物业管理、行政服务、产业服务、创新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明确园区的运营服务体系;结合园区现状和资源条件,设定园区运营管理阶段性目标和水平 。
2、整合设计
一是进行园区资源一体化管理平台需求整理和设计,包括对人力、物资、设备、物料、车辆、房屋和公共资源等进行管理,实现数字安防、智能物管、智能办公、绿色节能管理和一卡通管理 。二是进行园区招商和运营服务信息化系统需求整合和设计,包括招商渠道管理、客商资源管理、服务资源管理、企业服务采购管理、社区活动组织管理等 。
3、系统建设
打造全方位的园区运营O2O平台,为产业园区提供运营管理、服务超市、招商服务、社区服务等全方位运营服务,为企业提供项目选址、投融资、专业服务、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有助于构建面向未来的第四代产业园区运营模式 。
运营服务的三个层面 什么是运营服务


一是面向园区内部的经营管理系统
借助互联网工具提升园区运营管理的工作效率,为入园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和服务 。
二是面向企业的服务超市管理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