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 《济南市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措施》原文( 二 )


9.发展总部经济 。对来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总部企业 ,  经认定符合济南市总部经济发展“总部十条”标准的 , 按照办公 用房成本的 50%进行补助 , 全力打造央企总部集聚的先行区、试 验区、示范区 。(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
10.引导研发总部聚集 。对来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获 批国家级研发机构的 , 给予最高 500 万元扶持;引进北京世界一 流建设高校来济建立分院或共建二级学院等 , 最高补助 3000 万 元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试行 《济南市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措施》原文】11.鼓励金融机构来济 。对新落户济南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法人金融机构 , 最高补助 1.2 亿元 。鼓励企业上市 , 在主板、 创业板、境外上市的企业 , 可累计补助 800 万元 , 在“新三板” 挂牌的企业 , 可累计补助 300 万元 。法人金融企业年主营业务收 入大幅突破的 , 最高补助 300 万元 。(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 局)
12.吸引智能制造企业落户 。对来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 高端智造企业 , 最高给予 1000 万元补助奖励;对成功创建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企业 , 给予 500 万元经费支持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投资 促进局)
13.鼓励社会招商 。对引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项目 , 符合市社会化招商政策的引荐人 , 按实际到位资金数额 , 最高可奖 励引荐人 500 万元;引进高端人才的 , 最高给予 60 万元奖励 。(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四、精准构建平台 , 打造产业发展集群
14.打造“京沪会客厅”服务高地 。在济南市西客站片区打 造“京沪会客厅” , 构建集商务洽谈、人才交流、产业总部、会议 会展、商务服务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服务平台 , 吸引高端人才和 优质企业 , 打造济南京沪高端要素聚集区、创新成果转化区和优 质产业孵化承载区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槐荫区)
15.建设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基地 。在西客站片区 , 规划 建设占地约 100 平方公里的“央企城” , 吸引北京的院士、专家、 科研团队前来创新创业 , 让济南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的 重要承接地和桥头堡 。(责任单位:槐荫区)
16.构建京津冀鲁协同发展企业联盟 。梳理省、市协会、商会资源 , 加快推动京津冀鲁协同发展企业联盟建设 , 打通疏解转 移项目与协会、商会通道 , 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 链发展 , 形成疏解产业聚集效应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五、强化组织协调 , 主动融入对接服务
17.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 。成立以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济南市对接京津冀疏解 北京非首都功能工作领导小组 , 各区成立联络小组 , 统筹协调全 市对接京津冀相关工作 , 主动融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战略 。
18.组建工作专班 。从市、区部门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 , 立足全市发展大局 , 整合全市资源 , 发挥集聚优势 , 承担全市在 京争取政策、招商引资协调、联系、调度、服务职责 , 精准、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 , 对引进的项目根据各区县产业定位等因素 , 加强项目落地的保障 , 央企总部和各开发区根据产业定位 , 提前做好相关项目落地的准备 , 各种要素条件都提前备 好 , 合理安排项目落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