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往海里放生60多箱矿泉水”引争议,哪些“奇葩放生”会入刑?( 二 )


还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讲述了自己遭遇以放生为幌子的骗局,发布放生的注意事项以警惕他人落入诈骗、传销等犯罪圈套 。

“多人往海里放生60多箱矿泉水”引争议,哪些“奇葩放生”会入刑?



“多人往海里放生60多箱矿泉水”引争议,哪些“奇葩放生”会入刑?



“多人往海里放生60多箱矿泉水”引争议,哪些“奇葩放生”会入刑?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王亚伟律师分析指出,“如果借用放生的名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实施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放生为由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数额在10万元以上,涉嫌集资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最高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一位不愿具名的放生人员向采访人员无奈表示,放生本是一种修行方式,旨在表达慈悲心和尊重生命,通过放生为动物带来自由和安全,唤醒人们内心的慈悲和爱,也有很多人以放生来祈福许愿 。但是当下的各种违法违规和奇葩放生行为,却背离了放生的初衷,让原本的“善举”成了“恶行” 。
据了解,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首批水生生物定点放流平台和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名单,公众可通过“智能渔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网站进行查询,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放生物种,依法进行科学放生,并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的要求,提前15日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生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 。公众可以点击具体的放流平台,查看相关主管单位和电话,进行咨询和报备 。
“多人往海里放生60多箱矿泉水”引争议,哪些“奇葩放生”会入刑?



“多人往海里放生60多箱矿泉水”引争议,哪些“奇葩放生”会入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