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公司 辉瑞公司是哪个国家的( 二 )


不过在临床试验中意外得到西地那非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有增强作用,因为这个“意外发现” , 西地那非在1998年上市后 , 获得巨大反响 。
1998年 , 超过20万名医生,为300万患者开出了超过700万张处方 , 涉及的伟哥产品高达5000万片 。1998年底,伟哥已经登陆了40个国家,当年辉瑞的营收达到232亿美元 。

当然除了伟哥之外,辉瑞的强大并不仅限与此,比如辉瑞于1982年推出的吡罗昔康(Feldene)成为全世界销量最大的处方消炎药,也是辉瑞第一个销量达到10亿美元的产品;1992年推出的降压药“络活喜”,在1999年全球销量超过30亿美元 。
正是由于辉瑞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领域构筑起了强大的护城河 , 后来者无法跨越络活喜这样“神级别”的药物 。罗氏、诺华、阿斯利康等对手开始在靶向药物、生物制药上寻找新的方向 。
同样除了依靠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排名靠前的全球药企巨头无一不是通过并购做大自己的优势 , 辉瑞也不例外 。
03、并购而来的“大象”不断创新、不断投入研发是一家药企保持领先的重要途径 。不过辉瑞的成功除了自身不断地创新投入推出一个又一个畅销的“明星产品”,还选择了一条“捷径”——并购 。
2000年 , 辉瑞斥资900亿美元买下了华纳兰伯特,通过这笔交易,辉瑞把降脂药“立普妥”(Lipitor,通用名:阿托伐他?。┠扇膑庀拢饪钜┪锬甓认?29亿美元的记录至今无药企可破;2003年 , 辉瑞以600亿美元完成对法玛西亚的收购后,获得了著名的关节炎治疗药物Celebrex的全部所有权 。
2009年,辉瑞斥资680亿美元收购惠氏 , 从传统的化学药进入生物制药领域:当时惠氏的肺炎疫苗“沛儿”是全球重磅产品 。

此后辉瑞又相继通过收购在生物仿制药、肿瘤领域等领先的企业,不断拓展自己在医药领域的边界 。
这种“并购”模式在业界被称为“辉瑞模式” , 简单来说 , 就是辉瑞从外部看准别人的好产品时,就会通过并购将其收归在自己旗下 。如此一来 , 辉瑞就只需要“等待”药品上市,延续自己一个又一个“重磅炸弹”或“明星产品” , 以此获得持续不断地收益,保持自己全球制药领先的地位 。
在经过一系列“买买买”扩充自己的制药研发管线后,近两年辉瑞也更加聚焦 。2020年,辉瑞将自己的消费者业务以及过期专利药业务“普强”剥离后,营收达419亿美元 。
但是辉瑞面临的是一个个“现金奶牛”专利到期的问题 。比如老牌重磅药“立普妥”(阿托伐他?。?这是降血脂的重要药物 。2004年,它就成为全球头个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的药品 。在其2009年专利到期后,其销售额便呈断崖式下跌,2012年全球销售额仅剩39亿美元 。
除了立普妥,辉瑞所拥有的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等经典老药销量也在不断下降,如今辉瑞在剥离了相关业务之后 , 变成了一家纯粹专注于创新的生物制药企业 。
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中写道: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和无尽的财富,也成就了经济的繁荣 。这句话对医药行业同样适用:技术带给医药行业无尽的财富 , 也造就了医药行业的高度繁荣 。
毫无疑问,辉瑞就是技术创新的受益者,但是在面对自家药品的专利断崖和它家药品的技术突破前 , 辉瑞也走得如履薄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