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也影响着肉类消费的结构,陈及说,“数千年来以猪肉为主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在很长光阴内,猪肉依然是中国人餐桌上最重要的肉类 。而且,因为传统、口味等因素,猪肉的食用主意极为丰富,煎炒烹炸无不如意 。但在非牛、羊肉产区,牛、羊肉的吃法往往单调 。这也是猪肉短期内很难被替代的缘故之一” 。
不过,随着生存水平的提升,猪肉本身的消费形态则在不断变幻,陈及说,“最早,中国传统的土猪(黑猪)是猪肉市场上的主流 。在物质贫乏的时代,人们更愿意买肥肉,既能解馋,也能提高脂肪摄入量 。不少人买归肥肉后炸出猪油,猪油保存光阴更长,可以保障长期的脂肪摄入 。但因为黑猪肉生长徐徐,出肉少,瘦肉率低,难以满意日渐增长的需求 。生长更快、耗费饲料更少、出肉更多、瘦肉率更高的白猪成为消费主流 。近年来,随着生态观念的普遍,传统的黑猪肉再次受到追捧,成为时尚产品,不少人以为,黑猪肉更美味、更健康” 。
何时再吃到便宜的猪肉?
猪肉价格的波动,不断影响着居民消费的状态,那么“猪周期”是否可以摆脱呢?
陈及以为,想要摆脱“猪周期”,要从造成“猪周期”的缘故入手 。
“首先是加强防疫 。每次疫病流行,猪肉都会经历过山车式的猛降—猛升 。加强防疫是对付价格波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
其次,提升养殖规模 。在反抗风险方面,规模化养殖更有优势,可以提升存栏量的稳定性 。既能避免供赠浮现太大的波动,也可以在供赠变幻之后更快恢重 。
【猪到底有多重要?养猪人在经济社会中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其三,在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中找找平衡,不能忽视环境问题,也不宜一刀切式地削减养殖数量 。应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养猪的污染主要是粪便污染,实际上猪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之后,是优良的有机肥,因此提高粪便处理能力,既能减少污染,也能扩大有机肥供应,对发展有机农业有益” 。
推荐阅读
- 养猪企业8月“成绩单”: 年内销量低点出现 三季度业绩可期
- 政策来“救场”!双节猪价或冲破“云霄”?
- 生猪养殖量稳定迹象显现 但供应不足矛盾难缓解
- 业内:未来四个月猪市变化仍是以市场行为为导向
- 江门菜篮子价格一周动态分析:生猪出栏价持续上升 水产类价格涨
- 8月CPI同比上涨2.8% 猪价涨幅有望放缓
- 市场调控短期影响价格 但难以真正达到抚平猪价的作用
- 非洲猪瘟使养殖户有了一个较长盈利的周期
- 云南猪市僵局或解?联合压制的猪价能否挣开束缚?
- 生猪供应紧缺 猪肉价格高涨 居民对家禽产品消费热情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