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胆病方面如逍遥散 , 蒿芩清胆汤中 , 茯苓也是作为臣佐药配伍使用的 , 调和肝脾 , 利水化湿 。药理提示茯苓多糖具有保肝降酶作用 , 用以加强保护肝功能、调节胃肠功能和利尿 。这对于治疗肝胆疾病是符合的 。
5. 关于提高免疫和抗癌
茯苓健脾的含意 , 除了加强消化功能外 , 还能提高免疫功能 。既能提高细胞免疫 , 又能提高体液免疫功能 。其有效成分为茯苓多糖 , 尤其是羟乙基茯苓多糖 。因此在许多中医补益调理的方剂中大多有茯苓 。
茯苓又是一味没有毒副反应的抗癌药 , 具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 , 能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 。其有效成分为茯苓多糖和茯苓素 。所以茯苓是一味扶正抗癌药 。
6. 关于茯苓治疗痰饮病
茯苓化痰饮 , 在治疗痰饮病的苓桂术甘汤中茯苓似乎是主药 。由于《金匮要略》经方上放在第一位 , 所以一致公认茯苓为君药 。可是临床上茯苓是解决不了肺支气管的痰液 , 胸腔积液的;即使是腹水和水肿其利尿作用也是很弱的 , 也是解决不了的 。方中桂枝的利尿消肿 , 蠲饮化痰在临床上要比茯苓强多了 。实际应用上 , 应该桂枝是主药 , 是茯苓、白术配合桂枝 。桂术苓草四药 , 与四君子汤参术苓草四药是相当的 。大剂量茯苓其利尿作用可加速水液的排泄 , 对减轻肺水肿是非常有利的 。
两千年前的古人留下的这份医学遗产是非常宝贵的 。由于是经典 , 谁都不允许怀疑 。即如苓桂术甘汤 , 君臣佐使的排列顺序 , 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 也是不允许怀疑的 。这是后人思维方法上的局限性 。
7. “温药和之”理解的争论
“病痰饮者 , 当以温药和之 。”“苓桂术甘汤主之 , 肾气丸亦主之 。” 这是《金匮要略》上提出的痰饮病一个重要的治疗法则 。后人解释为痰饮病的治疗总纲 , 甚至提出痰饮病必须使用温药治疗 。这是对经典的片面理解 。
《金匮要略》痰饮病篇共有14张主方 , 其中有6张方剂的用药属于温法 , 6张方剂的用药属于清法 , 2张方剂是温清并重的 。这说明《金匮要略》上是温法清法并重的 。由于两千年前古代书简的文字比较简略 , 写了这点 , 漏了那点 , 是常有的 , 要全面理解其内容 。
“温药和之”的理解应为使用温性的温和的中药来调和和保护脾胃 , 以缓和某些烈性中药的不良反应 。如痰饮病篇中用甘草、大枣、白术、半夏、茯苓等温药 , 以缓和大黄、芒硝、防己、甘遂、芫花、大戟等烈性药的胃肠道反应 。
清初喻嘉言《医门法律》中就提出痰饮病当以清法为主 。他指出 , 水饮本为寒邪 , 但为火所蒸 , 如温泉那样成为热水 。这种观点是从临床实践中观察而来的 。就以痰饮病的代表性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 肺心病而论 , 不同的阶段 , 确实是有寒有热 , 使用不同的方法 , 应该是温法清法并重的 。‘温药和之’应扩大理解为使用温和的药来调和和保护脾胃 , 缓和某些中药的不良反应 。
温法的六方为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小青龙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 。清法的六方为甘遂半夏汤、十枣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厚朴大黄汤、己椒苈黄丸 。温清并重的二方为泽泻汤和大青龙汤 。(附方七张未计其内) 。
推荐阅读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 孕妇为何要补充叶酸
- 友情诗句经典名句 友谊长存的经典诗句
-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表达家国情怀的古诗四句
-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的句子 服务到位的正能量句子
- 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有哪些 描写人物动作的好段摘抄
- 表达乡愁的诗句有哪些 表达乡愁的诗词名句
- 金秋九月祝福语 关于九的生日祝福语
- 军训的青春唯美句子 给军训的孩子鼓励的寄语
- 关于中秋节的词语 中秋节的好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