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区别( 二 )


分项指标
对二级医院主要考核医疗服务,对三级医院主要考核服务流程 。涉及的相同指标为“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目的是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基础资源数据库 。对二级医院设置了“平均住院日”指标,以衡量医院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疗服务能力;而三级医院功能定位为收治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患者比例,所以未纳入此项指标 。三级医院重点考核门诊患者预约情况(考核点22和23),以凸显医院管理水平及流程优化能力,目的是解决患者挂号时间长、付费时间长、等候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 “三长一短”问题 。
2
对落实医疗质量绩效考核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信息支撑
数据定义、采集、传输、交汇、处理、质控、分析、呈现、上报等各环节均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以病案首页数据为例,医疗质量板块中7项指标均来源于病案首页146项内容,这些指标名称、数据元标识、属性定义及字段描述是否规范,ICD-10疾病编码和ICD-9-CM-3手术操作代码库映射质量如何,数据采集标准和接口传输规则是否一致,数据存储能否共享联动等均会影响质量评价结果 。对此,单病种质控指标、多个手术指标可围绕标准化临床术语库,从根源上保证数据客观准确;可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病历实时质控系统,强化病历时效性、完整性和病历内涵质量的审核;可依托合理用药监测、分析及决策管理体系,改进合理用药质量 。
强化全面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效率和发展的基石 。首先,要从结构上进行人员、技术、设备、物资、信息基础质量管理,从源头上加强准入管理、强化感控和不良事件报告等,以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学科发展,以行为规范保证医疗安全 。其次,要在疾病诊疗入院、诊断、治疗、出院、随访全过程进行质量管控,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严格落实核心制度和诊疗规范,关注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关键指标管理;
二是加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推进质量管理同质化和标准化 。
再次,进行以数据和结果为依据的终末效果评价,医院可建立绩效考核医疗指标监测数据库,每季度评估分析结果类指标,并参考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控指标不断完善 。
扩大绩效考核范围
医院应成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工作统筹规划部署 。
首先,考核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后,应强化人员培训 。
其次,绩效考核办公室要组织督导考核,如可将病历及首页书写质量、病案归档等纳入医院月、年度考核,建立个人问题档案,责任问题予以通报,并与科室、医疗组、医师个人绩效及评优评先关联 。
再次,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人人参与质量管理 。长效激励机制应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挂钩 。医院可结合RBRVS和DRGs,对科室、医疗组、医师的医疗质量、安全、效率、服务等不同维度数据进行评价 。如将医疗服务广度(DRG总组数)、医疗服务结构(各DRG组比重)、医疗服务难度(CMI病历组合指数)、医疗服务数量(各DRG出院人数)、医疗服务成本(各DRG平均费用、成本结构)、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质量控制核心指标与国家中位数的O/E比值、风险调整死亡率、负性事件发生率)等纳入考核指标,建立奖罚机制,促进质量改进 。
3
问题及未来改进方向
通过对《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版)》和《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版)》的医疗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目前国家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绩效考核的重心 。但在考核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