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工作计划锦集10篇( 六 )


2、第三次专题培训
金慧环、各组长
汪兴平
XX年4月
1、第五次集体备课活动
2、公开课活动月
3、第四次专题培训
金慧环、各组长
各组长
卢巧聪
XX年5月
1、第六次集体备课活动
2、教学技能展示活动
金慧环、各组长
待定
备注:我校自定特色培训项目——
1、六个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组内定时定点定发言人的理论学习 。
2、与兄弟学校教研组举办教学联谊活动 。
3、定期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每学期至少定期检查2次 。
4、以师徒结对形式互听常态课 。
5、期中考试自行命题 。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与《徐汇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要求, “聚精会神抓教学, 满腔热情建队伍, 以人为本谋发展”, 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善于研究”的学者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使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整合继续教育、教研、科研等活动资源, 边实践边研究,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校研修文化, 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素质, 巩固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特制定本规划 。
二、工作目标
1、设定校本培训时段, 丰富校本研修内容、拓展校本培训途径、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校本培训机制, 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
2、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 围绕课程改革, 围绕素质教育, 结合教师发展实际来实施校本培训, 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培训质量 。
3、深化教师基本功, 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环节入手, 有效强化教学常规 。
4、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整体功能, 打造“专业(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学习共同体, 最终实现学习型学校建设 。
5、加强与高等教育院校合作, 探索与兄弟学校共建、最后实现共享共赢的发展思路 。
三、实施策略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锦集10篇】 教师发展的有效实体是年级组、教研组与备课组, 有效方式是校本培训 。
第一, 设定校本培训时段
第一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规划制订完毕, 各项校本培训、研修启动 。 各相关部门(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结合学校《校本培训规划》、学校的学期计划与学期重点工作(比如“三奖”评选), 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实施计划(全部采用项目表格式, 见附件), 重视校本培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形成年级组、教研组校本培训特色, 培训、培训内容从不同层面(市级、区级、校级、组级等)设定并实施 。 学期结束前总结一学期校本培训、研训实施情况, 填写《学分认定表》, 汇兑上交, 认定学分 。
第二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 政教处、教导处、教研组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校本培训规划》与学校的学期计划制定本学期校本培训行动计划;学期结束前(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等)总结一学期校本培训、研修实施情况, 填写《学分认定表》, 汇总上交, 认定学分 。 论文、论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等成果编入我校《敬业集》, 学校评选“校本培训、研修优秀团队”, 表彰、奖励 。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 各年级组、教研组等开展一次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特色(年级组如主题班会、研讨交流等, 教研组如研修沙龙、课堂教学等)展示活动, 并做好充分的活动后小结、反思工作, 形成初步的符合学科特色的研修活动模式 。 特色研修活动方案及教师发言、论文入选《敬业集》 。 学校对具有特色的有效的校本培训与研修模式进行深入挖掘, 用理论、规律进行分析, 上升到理论与方法的层面 。 学期结束前各部门总结一学期校本培训、研修实施情况, 填写《学分认定表》, 汇兑上交, 认定学分 。 论文、论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等成果编入我校《敬业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