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13篇 五四青年节领导讲话稿( 三 )


青年人怎样才能成才?我的体会 , 除了高尚的理想和正确的方向 , 还需要具备几个具体条件 。
第一 , 要聪明 , 要有悟性 。 有些同学不会举一反三 , 连错三次都改不过来 。 聪明的人 , 你说一句 , 点拨一下 , 他能想出背后三句道理;缺乏悟性的人 , 你说三句 , 他未必能领悟一句的真意 , 人的素质就是不一样 。 冯小平同志讲 , “要找明白人” , 就要找聪明、有悟性的人 。 一看就明白 , 心有灵犀一点通 。 毛主席还讲 , “要有学识” , 什么叫学识?就是学问和见识 。 光有书本知识不行 , 还要有见识 , 就是有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 有前瞻性 。
第二 , 要勤奋 。 聪明、悟性还不够 , 别人学习八小时、十小时 , 甚至更多 , 你只要学六小时 , 能行吗 , 显然不行 。 再聪明的人 , 如果只是很“潇洒”、很“超脱” , 不去开足马力、全力以赴 , 也无法在竞争中获胜 。 反之 , 悟性少一些的人 , 若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 也能弥补不足 。 老话说的好 , 勤能补拙 。 如果不努力 , 耍小聪明 , 就会“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青年人要把聪明变成智慧 , 必须经过反复历练 。 有多少付出 , 才有多少回报 。 本领在于日积月累 , 娴熟才能生巧 , 刻苦才能有所作为 。
第三 , 要高标准 。 只有聪明、刻苦仍然不够 , 还要有高标准 。 毛主席讲 , 要“精益求精”;居里夫人讲 , 要“追求卓越”;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竞选时写了一本书:《Why not the best?》——《为什么不是最好的》 , 都是讲的标准 。 有些人 , 对学习无所谓 , 粗枝大叶 , 低标准 。 就是不认真、不准确 , 还自恃聪明 , 仿佛一看就会 , 一听就懂 , 一讲就通 , 但就是一做就错 , 一下笔就离题 , 这也是素质不佳的一种表现 。
第四 , 要持之以恒 。 做到了聪明、勤奋、高标准 , 还是不够 , 必须持之以恒 。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 不做坏事” 。 古人讲:“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 , 能坚持十年、十五年 , 才能见成效;坚持二十年、三十年 , 才叫矢志不渝 。 武侠片中说:要“十年磨一剑” , 如果一年磨一剑 , 这个剑就不行 。 人生是长跑 , 不是短跑 , 就像跑一万米 , 要在四百米的跑道上绕25个圈儿 , 头10圈儿大家都能跑下来 , 但越往后就越会拉开距离 。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 , 要做到这几条“够累的” , 其实 , 志愿报效国家的人 , 他们在心理上不会感到累 , 而是处于一种执著追求并不断超越自我的愉快状态 , 精神好 , 心情也好 。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是在旁观 , 而是把自己摆了进去 , 以主人的意识去开拓 。
既然是“为自己干” , 难道还累吗?就像毛主席青年时代所讲 , “天下者 , 我们的天下;国家者 , 我们的国家;社会者 , 我们的社会;我们不做谁做?我们不干谁干?青年要大气 , 要以天下为己任 。 ”有了这种气概和情感 , 所有的行为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 情感是一种力量 , 有了对民族和百姓的情感 , 就不会感得累 。 反之 , 若有讨价还价之心 , 就会很累 , 还不知不觉降低了自己 。 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 不要为一点得失郁郁寡欢 , 不要陷入李清照所描述的那种心态:“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