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礼初二作文950字】说礼初二作文950字
中国享有着“文明之邦”的美誉 。 可见 , 在生活中 , 处处须礼 。
日常生活中 , 早上遇见长辈要说“早上好” , 晚上睡觉前要对父母说“晚安” 。 外出前 , 须经父母同意 。 回来时 , 及时向父母说 。 在外遇上熟人时 , 要及时问好 。 与家人吃饭时 , 长辈先坐 , 居正中间 , 其他人依次而坐 。 一般来说 , 夫妻要挨着 。 有的孩子得宠 , 可以挨着老人 , 但座椅不可高于长辈 。 全家人围坐用餐 , 大人不动则孩子不能动 。 坐哪吃饭就不能再换 , 端着碗满处跑是要饭的 。 不能用筷子敲盘碗 , 有乞丐之嫌 。 有事要离开时 , 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 , 因为象征香炉 , 不吉利 。 手要扶碗 , 不能在桌下 。 喝汤不许吸溜 , 吃饭不许吧嗒嘴 , 要闭上嘴嚼 。 给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 , 这是不礼貌的 。 与家人聊天时 , 不许叉腿待着 , 不能咋咋呼呼 , 不能斜眼看人 , 也不能抖腿 。 去朋友家 , 敲门应该先敲一下 , 再敲两下 , 急促拍门属于报丧 。 相互之间递剪刀要手攥剪子尖 , 把剪刀柄让给对方 , 表示尊重 。
与他人谈话 , 态度要诚恳 , 亲切;声音不可过大 , 语调平和沉稳 , 尊重他人 。 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的基本形式 。 谈话的姿势也十分重要 , 双方要互相聆听 , 而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 。 会给人带来心不在焉、不礼貌的印象 。 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 。 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 。 并且要“言必信 , 行必果” 。 巧言令色的人 , 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 。 其次是慎言 。 古人说 , 上天生人 , 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 , 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 , 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 。 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 , 当说则说 , 当默则默 。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 , 是其修养、文明的表现 。 古人认为 , 举止庄重 , 进退有礼 , 执事谨敬 , 文质彬彬 , 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 , 还有助于进德修业 。 例如:“冠必正 , 纽必结 , 袜与履 , 俱紧切” 。 这些规范 , 对现代人来说 , 是必要的 。 帽正纽结 , 鞋袜紧切 , 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 。 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 , 鞋袜不正 , 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 。 当然 , 衣着打扮 , 要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 , 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 。 浓妆艳抹 , 矫揉造作 , 会适得其反 。
与人相处 , 为善当先 。 而这个“善” , 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 , 而不是巧言令色 。 《礼记》说:“夫礼者 , 自卑而尊人” 。 如果仅仅内心尊敬 , 但毫无表情 , 都是不够的 。 应该表里一致 ,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进而互敬互爱 , 友好相处 。 尊重他人 , 就要平等待人 , 不分贵贱 , 一视同仁 。 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 , 以财势取人 , 以利益交人 , 是小人所为 。 古人敬人的方法 , 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 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 , 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 , 不能强人所难 , 不苛求别人做不到的事 , 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 。 古人说:“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就是这个意思 。 在与人交往中 , 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 , 但决不可戏弄取乐 。 如果给人起不雅的绰号 , 都是十分不敬的 。
中国人的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 。 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 , 谦恭待人、尊重他人 , 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 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人缘 , “若要好 , 大敬小” 。 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 , 或仅是礼仪性的表示 , 而是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 。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 , 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 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 , 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 。
推荐阅读
- 你的笑,让我记住了你初二作文
- 淡绿色的梦初二作文
- 叶550字初二作文
- 我的梦想初二作文750字
- 游瑶琳仙境初二作文
- 蟾宫曲春情初二作文
- 书虫初二作文
- 置网亦往初二作文
- 人生的路初二优秀作文
- 火车情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