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从荷兰的居住团体与溪洲部落自力造屋寻找住宅形式的多元性

住房公积金|从荷兰的居住团体与溪洲部落自力造屋寻找住宅形式的多元性

文章图片

住房公积金|从荷兰的居住团体与溪洲部落自力造屋寻找住宅形式的多元性

文章图片


字数统计:3688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7分钟
随着经济与传统家庭结构组织的变迁 , 「居住」这个题目 , 不再只是过去随着经济起飞 , 钱淹脚目时代的住宅房地产买卖投资议题 。 近年来 , 在传统房地产买卖租赁模式外 , 陆续出现规模大小不一的另类居住模式 。 大规模的有于社会住宅联盟多年倡议下 , 公部门主导推动的社会住宅兴建;小规模则有新创公司玖楼在私人租屋市场结构下试图经营的「co-living」 , 或由都市原住民社会运动议题发展出来的溪洲部落自力造屋 , 皆为试图在私有市场经济主导的台湾房地产版图里突围 , 寻找更有公共性意义的居住形式 。

居住团体:占屋精神出发 , 制度化落实住宅的多元性
1960 70年代 , 荷兰与丹麦出现第一批的「居住团体」(woongroep) , 居住团体的共居形式 , 介于公社与社会住宅之间 , 暨非如公社住宅里居民共享一切 , 也非同一般社会住宅常见以家庭为单位的独门独户 。 居住团体的成员为一群非具有家庭关系的个人 , 基于共享理念、宗教、社群甚至经济因素 , 组成有意识在共同居住的范畴下 , 同时保持个体独立性的团体 。 可以是以群体为单位住在同一栋建筑的不同独立门户 , 也可以在个人居住空间外共享其他空间 。

简略区分住宅团体与合作住宅的差异 , 在法规上有更细致之差别 。
80年代的荷兰随着占屋运动兴起 , 城市里许多闲置的建筑透过合法的占屋行动成为「居住团体」 , 随后透过不同途径陆续成为合法的居住空间 。 有些建筑为政府或社会住宅协会收购 , 翻新后以可负担的价格回租给原本占领的居住团体 。 居住团体得以成立法人组织 , 自行管理、决定入住资格 , 统一收取租金缴纳给财产所有人 。 这样的方式 , 使得城市得以提供更多可负担的居住空间给市民 , 也解决闲置空间带来的维护管理与犯罪治安问题 。 时至今日 , 荷兰各大城市内许多闲置的学校、医院建筑、工业厂房、教堂、监狱甚至文化资产 , 仍以居住团体的形式为城市里的男女老少所使用 。

原为学校建筑 , 现今为居住团体所使用 (图:作者)

位于鹿特丹的土耳其老人居住团体Orkide外观与其他住宅无异 。 (图:作者)
「居住团体」这样的住宅形式 , 不仅存在于已成历史的占屋运动 , 后续在90年代起 , 更为不同社会团体所应用 , 例如共享护理设施的长者住宅、精神障碍照护住宅 , 甚至不同宗教文化、性别认同倾向的个人 , 都得以居住团体的形式规划不同程度共享的住宅形式 。 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 近年城市房价租金飞涨 , 2019年开始 , 一群年轻的公民组成‘deNieuwe Meent’的住宅合作法人 , 以住宅非商品化的社会永续公共理念 , 向市政府承租土地 , 以法人为名义向银行贷款 , 媒合建筑师与组成居住团体的市民 , 共同设计结合社会住宅、社会福利设施、居住团体的复合性集合住宅 。
国情不同非借口:制度创新是随历史演进的社会积累
制度是社会习惯的系统性安排 。 它的生成与转变都需要很长久的时间沉淀 。 台湾读者常常会认为荷兰因为有非常高比例的社会住宅 , 而误以为荷兰的社会制度更偏向社会主义 , 甚至更错误的直接认为共有性的、合作性的、社会共享性的住房因此在荷兰特别容易发生 。 这种观点忽略了制度的长期演进 , 尤其是历史事件促发转变的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