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感受文化中国四年级作文

【让世界感受文化中国四年级作文】当大型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奏响第一个音符,演出人员迈出第一个舞步,大型的看台背景打出了第一缕光影,一个充满神秘而又一目了然的文化中国便豁然展现:你可以看见从甲骨文中绵延而出的中华文明,你可以随着水墨的意境徜徉于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国哲学,你可以从漫天焰火中感受中国与世界携手向前 。 在这样的时刻,在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颂歌中,全世界感受着文化中国 。 是啊,改革开放30年风雨历程,中国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个蓬勃的新兴经济体 。 北京奥运会开幕的这一刻,文化中国传递给世界的绿色、科技、人文理念,深深地融进汇聚了人类和谐的奥运理念中 。
坦言说,在整个开幕式围绕一幅历史画卷展开的中间,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就是形意凸显,我们从中领悟到文化中国的从容、优雅宁静 。 这种从容、这种优雅宁静,体现在形、音、神等各个方面 。 无论是钢琴弹奏还是古琴弹奏,或是刚柔并济的太极,都展示了一种从容;而在音乐方面,所有的旋律,不管是主题歌还是背景音乐,都柔缓而从容 。 为什么还要说它的神呢?就如同刚才卢苇说的那几点 。 从那些孩子的眼神中,从那些演员的自信中,都可以发现从容之神韵 。 从设计者的叙事风格来看,也能看到那种从容自信,比如盛开的桃花,就是给人一种暖色调,一种柔和 。 文化中国本来就是个内敛的民族,似乎不善于展现自我 。 用这种缓缓铺陈、徐徐展开的长轴画卷来展示文化中国,我觉得它也是文化中国的一种必然 。 当全世界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这幅画卷上的时候,它会发现一个从容的中国 。 办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从未有过的第一次 。 这样大的一场体育赛典,世界突然之间走进中国,也为中国如何接纳世界提出了挑战 。 实际上,中国并不缺乏天下一家的思想信仰,儒家经典所说的和而不同和仁恕精神,其中透露着文化中国的理想 。 虽然不同的生存群体不仅肤色、体态不同,而且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组织形式上也千差万别 。 对一个充满差别的多样化世界,文化中国的理念,不是在多样中寻找对立,不是将差别本质化为水火不容的敌我 。 “天下无外”,思想、习惯和制度的不同,并不妨碍在一个文化中国和平和谐地共存共处 。 对多元和异端的宽厚包容,恰恰是文化中国文明传统的重要特色 。
文化中国实际上是把中国当做一个具有世界规定性的国家来看待 。 这种思想旨趣,又借举办奥运会的机缘而重新激发文化中国的精髓 。 实际上,文化中国本身也处在自身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 。 30年来的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国家建设和不懈加入世界总体的经济、政治、文化进程,使文化中国今天开始了新一轮文明复兴 。 这一轮文明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重新建构文化中国的世界性 。 中国不仅要走向世界,世界同样也会走进中国 。 文化中国要回应多样化世界的合作与融合,就要把自己真正当成是世界一体中的文化中国有效的传播发扬广大,要为世界总体的文明进展奉献文化中国的观念和制度,为人类的文明提供宏大想象 。
从文化中国的内涵而言,奥运会不仅仅是争金牌 。 奥运不仅是一次体育活动,还是一次教育活动,一次文化活动,一次经济活动,一次外交活动,甚至是一次移风易俗活动,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就是榜样 。 从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到2008年8月25日北京奥运会闭幕,大约2600天,而金牌只产生在最后16天 。 不可否认,这16天是整个奥运周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好像一出长剧在谢幕之前达到高潮 。 但是如果因此便想将高潮拉长,让人们在2600天中天天计算金牌,计算能否超过美国,那是无论什么人也会感到审美疲劳的,也与文化中国的背道而驰的 。 可以想象,当全球数十亿观众观看北京奥运盛事的这一刻起,文化中国将在他们心中留下印痕,文化中国的传统性、民俗性和现代文化元素将通过奥运会这一平台更加的融合,更多地走向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