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总结

作文是一个系统工程, 可以说从一年级的说话写话起就是作文的起始阶段 。 那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总结怎么写?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 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总结【一】
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 要关注作文的写作质量, 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笔的过程 。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效益的高低也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 。 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作文基础, 才能使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 而现在, “教语文难, 教语文中的作文更难”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感受 。 一些语文老师害怕教作文、改作文;学生也害怕上作文课、写作文 。 如何让学生乐意写作文, 教师轻松教作文、改作文 。 我在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 激发写作兴趣 。
二、立足生活, 积累作文素材 。
三、 鼓励阅读, 积累好词佳句 。
四、粗略评价, 促进能力发展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总结】五、提供平台, 学生展示自我 。
学生有话可说了, 自然会越写越喜欢, 我就在班里的“文化阵地”(包括教室后面的黑板、墙壁, 外面的墙壁)上开辟了“我口抒我心, 我手书我口”的小窗口, 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 中下生的作文, 从整篇来看不行, 就找出其中的好词佳句, 让他们重新誊写工整, 在旁边加上老师与同学的评语, 张贴出来, 让大家欣赏 。 这样, 大家都有了“发表”的机会, 全班同学的写作热情更高了, 对自己的写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 特别是班里的小朋友李倩如的作文《迷人的秋天》和《妈妈和我》发表在作文大世界上, 更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写作热情 。 平台, 给学生展示了自我,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总结【二】
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 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 。 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几点是我在三年级新课程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培养作文自信心 。
新《课程标准》指出, 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 绕有兴趣地学习,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 没有兴趣, 正如“无水之源”,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 。 因此, 每次揭示习作题目, 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二、注重观察 。
学生观察清楚了, 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 。 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按要求说一、二段话 。 如把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用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 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观察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在关心与被关心, 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 从而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
在学生掌握了写段的方法后, 我遵照“从易到难”的原则, 组“段”成“篇” 。
三、发掘写作的契机, 进行练笔训练 。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 教师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寻找时机, 鼓励学生去观察, 去寻找写作的素材 。 我以重视学生写观察日记为突破口, 平时总是注意抓住时机,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些自己身边的事、景……例如一天下午下课的时候, 外面刮起了大风, 我组织学生来到室外, 让学生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利用各种感官去观察 。 结果, 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 。 有的写道:“今天的风可真大呀, 让我觉得有点冷 。 只见大风把树上的叶子呼呼地刮下来, 叶子手牵着手在操场上飞舞 。 有的翻着跟头, 好像在赛跑, 真好看!”有的写道:“风把我们的卫生区的叶子堆了三个大堆, 我高兴地想, 这下好了, 不用我们扫了, 我应该怎么谢谢风伯伯呀 。 ”还有的写到“忽然, 一阵大风吹来, 把地上的灰尘吹得如烟, 如雾 。 ”……每当有精彩之作(哪怕是一句话)诞生, 我都要让小作者朗诵给大家听, 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作文的需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