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夫妻的12年极简人生:房子素极了,却美到让人羡慕( 二 )



文章图片



北京六环外的郊区
一片被10000多棵松树林包围的小山头上 ,
有一栋红顶灰墙的水泥房 ,
外观看起来
仿佛还是在装修中的“半成品” ,
室内却美得像艺术品 。


这是一对从事金属工艺创作的夫妻
汪旺和黄容的家 。
2009年 , 他们辞职搬到了山里定居 ,
租下一栋半废弃的民宅 ,
用最简单的水泥材料 ,
打造出了极简“豪宅” ,
家里摆满夫妻俩亲手打造的金工器物 ,
质朴、美好 。


有一次 , 汪旺在朋友圈发了自己家里的照片 ,
得到最多的评论是:
这家人一定财务自由了 。
而事实上 ,
为了坚持传承冷门的手艺 ,
他们的生活历经波折 。

汪旺说:
“租一栋合适的房子 ,
用自己的审美改造 ,
亲力亲为去装修 ,
也许苦一点 , 可精神是自由的 。 ”
编辑 | Tango 责编 | 邓凯蕾



2016年 , 定居在北京郊外山脚下的汪旺夫妇 , 听说村里的山上有一栋房子对外出租 。 他们抱着好奇心爬上去看一看 , 却没想到还没进房门就爱上了这个“好地段” 。
“四周是一大片松树林 , 有10000多棵 , 远处有好看的山顶轮廓 。 为了这么好的风景也值得租下来 , 房子能住就行 。 ”汪旺当即做了决定 , 妻子也十分支持 。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没错 , 每次朋友来做客都会惊叹房子周围的好风景 , 一位做园林的朋友调侃他们夫妇“坐拥32亿松树林” , 比二环豪宅更“阔气” 。

1996年 , 汪旺离开江西广昌到北京念大学 , 妻子黄容是小几届的学妹 。 同在冷门专业 , 两人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实 。
毕业后的5、6年里 , 夫妇俩换过10多次住处 。 租住过市中心的老破小、半地下室 , 年轻时并不觉得苦 , 隔壁的北漂歌手、能做饭的小露台 , 他们总能发现不同房子的小情趣 。

2006年 , 在美院任教的汪旺决定辞职 , 全职投入个人创作 。 他在山脚下的村里找了一处农宅 , 改造成工作室 , 每天花4小时坐公交车往返 。
没有固定收入 , 生活有时会捉襟见肘 。 汪旺记得有一次约了人谈事 , 出门前他在一个罐子里找到了12个硬币 , 花10块钱打车去 , 剩下2块钱坐公交车回来 。
想做一件银器时 , 身上只有几千块钱 。 如果不买材料 , 还够2个月的生活费 , 但汪旺还是会买材料 , 下一个月的房租和口粮 , 总有办法 。

3年后 , 黄也辞去了广告设计工作 , 和丈夫一样选择成为独立艺术家 。 两人彻底搬离北京市区 , 一起到郊外定居 。
周围有很多人不理解 , 但夫妇俩却认为 , 看起来稳定的工作 , 如果不能让内心平静 , 那就没有所谓的稳定 。

汪旺的银器作品
住在郊区的好处很多 , 有大空间摆放金属材料、不会被投诉噪音、出门遛弯感受大自然的四季变化 , 汪旺和黄容越来越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 。
十年间 , 他们的邻居也一点点在变化 。 交通的便利让更多城里人来到山区 , 也有带孩子的夫妻来定居 , 生活环境所带来的愉悦和轻松 , 是他们最看重的 。

汪旺与黄容在家附近散步

这栋水泥房子矗立在一个小山尖上 , 是一栋典型的北方三合院 。 主人装修到一半 , 因为工作关系搬去别处 , 房子突然停工而闲置下来 。
正因为是毛坯房 , 能让人直接看到原始的结构 , 汪旺改造起来就更有信心 。 租下房子后不久 , 夫妇俩到外地去做义工 , 帮助一些西北地区做金属造像的设计和修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