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葡萄酒2021:从效仿到去欧洲化,“奥兰中国”们如何品出新口味?( 二 )


即便是后来传入中国 , 做了许多本土化的改变 , 比如在原材料的选取上进行了调整 , 但无论是从荧幕上还是生活中 , 似乎也只会出现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葡萄酒“浪漫”、“格调”等标签也就愈发紧密 , 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市面上对传统葡萄酒价格的抬高 。
如今 ,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主体人群的转变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军 , 消费模式从时尚型消费过渡到理性型、日常型消费 , 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 , 注重对“性价比”的掌握 , 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
新消费带来的消费理念、需求转变也是国内厂商所需要面对的必然趋势 , 使得所有的葡萄酒厂商不得不去拓展全新的思路 , 去适应新消费时代的到来 。
【人群|葡萄酒2021:从效仿到去欧洲化,“奥兰中国”们如何品出新口味?】如何拓展新思路?顺应消费趋势进行产业、产品升级 , 或许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
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在于 , 葡萄酒厂商已经逐渐升级传统的酿酒工艺 , 改善葡萄酒略显酸涩的口感 , 让更多的消费群体能够接受葡萄酒产品 , 包括Z世代群体 。 比如奥兰中国针对口感问题 , 在酿造中让葡萄快速地脱皮、脱籽 , 以降低酸涩度 , 并采用低温发酵工艺 , 使整个酒体变得更轻柔一些 , 有效地改善了口感 。
针对不同消费人群不同口味的问题 , 葡萄酒厂商也同样进行了升级 , 最大程度地提升不同消费人群的接受程度 。 奥兰中国的葡萄酒产品就分为半甜红、桃红、干红、干白、陈酿等多个品类 , 每种品类的味道都略有差异 , 以此来满足更加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 。 而这背后的调整 , 同时也是扩大葡萄酒的社交需求属性 , 顺应Z世代专注于强社交的需求 。
人群|葡萄酒2021:从效仿到去欧洲化,“奥兰中国”们如何品出新口味?
文章图片

“我们发现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对与我们的产品评论更偏小型聚会 , 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愿意社交 , 但很少去很重的社交 , 大多数是和几个朋友一起聚会 , 呈现出一种轻社交的环境 。 ”奥兰中国董事长暨创始人郑俊杰表示 , “因此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 , 我们就会考虑到年轻人这样简单的需求 , 让他们能够用普通的杯子去喝红酒 , 而不是高脚杯 。 ”
潜力凸显叠加政策利好 , “奥兰中国”们如何“品”出新口味?
当下 , 尽管葡萄酒进口数据以及进口商数量均有所下滑 , 并且类似现象或许在2022年还会持续 , 但对于国内市场而言 , 并不一定是个负面的市场反应 。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 , 预计到2025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将达70万千升 , 比“十三五”末增长75.0% , 年均递增11.8%;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 比“十三五”末增长66.7% , 年均递增10.8% 。 未来国内葡萄酒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 。
在政策推动以及市场潜力较大的双重背景下 , 未来国内葡萄酒市场的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 。 那么 , 对于国内葡萄酒厂商来说 , 未来想要“品出”更多市场“口味” , 又该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在笔者看来 , 一方面 , 顺应国货崛起的潮流趋势;另一方面 , 要聚焦于产品与时俱进、品牌创新 。
就目前零售市场呈现出的趋势而言 , 国货品牌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 国力提升带来的文化自信提升 , 让国人对国货有了新的自我认知和认同 , 推动国潮兴起的同时 , 带动了国货品牌的崛起 。
从李宁登上纽约时装周 , 到故宫口红 , 再到完美日记、波司登等品牌爆红 , 国货消费热潮持续升温 。 划分到葡萄酒领域 , 从当初效仿欧洲的“欧洲路线” , 再到“去欧洲化” , 国内厂商在酿酒工艺、产品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 逐渐获得了中国以及世界消费者的认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