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房贷利率下降5个基点!业内人士:有利于刚需族购房

央行送降息大礼包

央行放大招,降准落地一个月之后,降息“大礼包”来了!自1月17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降后,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期出炉。1月20日,央行公布的最新一期LPR报价中,1年期降10基点,5年期以上降5基点。这是5年期以上LPR自2020年4月以来的首次下调。那么,央行为何此时降息?对市场有何影响?

人民银行17日公告称,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2.85%、2.10%。

采访人员注意到,这是MLF利率连续21个月“原地踏步”后首次下降。上次一年期MLF利率下降是2020年4月15日,操作利率从3.15%下调至2.95%。上一次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则是在2020年3月30日,操作利率从2.4%降至2.2%。

事实上,此次降息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从去年年底就在酝酿。去年12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根据测算,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预计释放1.2万亿元资金。紧接着,去年12月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在长达一年半的保持不变后,一年期LPR终于下调:1年期LPR为3.8%,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5%,与2021年11月持平。

中期借贷便利(MLF)一直是LPR调整的风向标,MLF下调10个基点后,1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0%,较上期下降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下降5个基点。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稳增长或是降息出发点

对于央行此次突然降息的举动,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当前降息符合市场预期。“这次降息体现了央行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意图,进一步确认稳增长是今年主要的政策目标,因此这次降息的信号意义很大。”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

民生证券认为,这次超预期降息,在金融政策层面释放了较为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维持宽松,融资供给保持充裕。华泰证券分析认为,降息有助于企业降成本,减轻微观主体负担,稳增长任重道远,疫情和地产下行决定了政策仍需要适度加码。此外,PPI见顶回落,也令降息制约因素缓解。

“近期,12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机构对未来降息的预测和呼唤也变得更强烈。”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2021年四季度GDP和12月经济数据公布后,稳增长力度加大和节奏加快的呼声更大,此时降息体现了及时性,力度也相对较大,体现了稳增长政策力度的要求。陶金认为,货币政策已经逐步由“宽货币、稳信用”转向“宽货币、宽信用”,但经济主体仍然需要等待财政资金的投放和产业政策的逐步出台。在传导和时滞的相互博弈之下,降息在释放更强烈稳增长政策信号的同时,将边际改善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加强货币创造机制,形成更多存款和资金,用于消费和投资。

“降息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经济,2021年12月20日已经出现的一次降息中,非对称降息,房贷为主的5年期利息未变,但随着本次1-5年期都变化,给市场释放的积极信号肯定更强烈。”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1年期LPR调整主要影响流动性贷款,5年期LPR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

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此次LPR“双降”透露出三层政策意图:一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从资金供给端刺激经济的意图较为明显;二是非对称式下降,体现出加大力度支持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意图;三是非对称式下降反映出对于房地产相关信贷的支持态度,又表明政策以稳为主和相机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