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手机, 有些孩子很小就开始用手机打游戏, 看电视之类的, 近些年来出现视力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引导孩子, 用电子产品呢?一起来看看吧!
近年来有许多新闻报导指出, 生活中电子产品的蓝光会伤害眼睛, 但蓝光会对眼睛造成哪些影响?孩子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呢?
认识生活中的蓝光
相信各位爸妈都曾听过长期在蓝光的照射下, 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但是生活中的蓝光究竟有哪些呢?说到蓝光就要先认识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当中的可见光波长约为400~780nm(纳米), 其中, 波长越短能量就越强, 对眼睛的伤害也就越大, 相对的, 波长越长则对人体伤害就越低, 波长依据由短至长依序如下:伽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基本上, 伽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均属于波长短能量强的电磁波, 波长约落在0.0004~380nm, 蓝光则约落在400~500nm, 属于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而生活中的蓝光来源包括, 手机、电脑、平板等, 但最大来源是太阳光, 若是长时间直视阳光, 可能会造成黄斑部病变、眼睛干涩等情形 。
另外, 像是居家装设的LED灯或近期很流行的内含LED灯的故事机, 有家长询问, 内含的蓝光是否会对眼睛造成危害?基本上只要有通过合格检验的产品都不会, 这类故事灯蓝光量低, 色温也在4000K以下, 爸妈可以通过产品标示得知, 若仍很担心, 于暗室使用时也可关闭灯光, 避免影响孩子睡眠 。
正确引导孩子, 聪明用电子产品
爸妈一定很疑惑, 难道电子产品的蓝光就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吗?事实上, 虽然生活中最大的蓝光来源是太阳光, 电子产品的蓝光比例相对来说较低, 但这可不表示就可以任意使用, 因为会引起眼睛伤害的原因很多, 主要与使用方式、光照度、距离、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
尤其婴幼儿更应该注意, 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正处于大脑快速发育的阶段, 若是过早使用可能会影响脑部与语言发展 。
至于2岁以上的孩子也应适度使用, 建议爸妈可以限制使用时间, 并且先淮备好要给孩子看的短片, 像是卡通、教学影片、儿童节目等, 播放给孩子看, 掌握主导权, 让电子产品成为一种寓教于乐、吸收新知的教具, 使用时也记得遵循以下原则:
1、用眼30分钟后, 休息10分钟 。
2、每天不超过1小时: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 幼儿每天看屏幕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
3、距离至少35厘米:孩子使用手机或平板时, 至少距离35厘米, 看电视时则至少远离电视的2倍对角线(例如:电视对角线为60厘米, 则至少距离0厘米) 。
4、睡前不看电子产品:由于蓝光会影响人体作息, 抑制褪黑激素, 因此应避免于睡前使用电子产品, 避免孩子越看越兴奋, 导致晚上睡不着觉 。
5、定期视力检查:视力检查可以4岁做为分水岭, 4岁前若是眼睛有出现异状, 应尽快带眼科检查, 4岁后则因大多数的幼儿园都会提供视力检查, 若是孩子有异状应尽快就医, 但若孩子还没上幼儿园, 则平时应多注意用眼状况 。
另外, 近来家庭电影院开始蔚为风潮, 不少爸妈会购入投影机, 让孩子在家也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喜爱的卡通或节目 。
基本上投影机是利用光线折射原理, 将投射光折射到墙面上, 再映入眼帘, 虽然这样的光线较柔和, 但也要注意投影机的成像是否清晰, 因为孩子的眼睛仍然在发育阶段, 若是观看影像品质较不稳定的影片, 眼睛会比较吃力, 建议使用投影机时谨记以下3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