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做


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做



如何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我们都知道孩子缺铁影响智力发育,那么宝妈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春天万物复苏,也迎来宝宝长个子的“发力期” 。 这个节骨眼上,宝妈们的关注点齐刷刷都落在宝宝的营养补充上来 。
众所周知,钙、铁、锌是身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 其中铁元素的主要作用是能大大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即红细胞中携带氧气的物质含量 。
血红蛋白在体内负责把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旦血红蛋白不足,身体各个器官都会受到影响,如果缺铁,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不足 。 这就是常说的缺铁性贫血 。
一般来说,正常发育的孩子只要不挑食不偏食,每天营养均衡,喂养固定,睡眠充足,再加上适当运动,完全可以正常的获得人体所需要的钙铁锌,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
但挑食、偏食,或者身体发育太快,宝宝体内就及有可能缺乏这些元素 。 从而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甚至得疾病!
所以妈妈们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情况,如果发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带娃去医院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补充 。
贫血不一定缺铁
贫血是宝宝身体内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不足造成的,红细胞的生成又和铁元素有关,所以缺铁是婴幼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贫血都是缺铁造成的,除了缺铁性贫血,还有: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和感染性贫血、外伤造成的贫血等 。
缺铁不一定贫血
缺铁是指宝宝身体里的铁含量不足,根据缺乏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 。
因此,缺铁不一定就是贫血 。 缺铁的最严重阶段才会发生贫血,因为宝宝身体中的铁不能满足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所以会造成贫血,严重的宝宝可能还需要输血 。
是不是缺铁还需要到医院查了才能确认,但如果出现了下面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已经铁元素匮乏了好一阵子了,麻麻们需要格外留意宝宝缺铁的初期症状:
1、一般性贫血,面色口唇惨白无色,精神不佳;
2、看面:常常精神不振,面色、指甲苍白、口唇及舌淡红色或苍白;
3、看行:常容易累,活动较少,疲乏困倦,腿脚软弱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听故事等经常溜号;
4、看吃:食欲下降,不爱吃饭,吃饭时容易口渴,要求喝水;
5、看病: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更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每次流感一来,自己的宝宝准逃不掉;
6、看情绪:情绪易波动,烦躁不安,易怒或淡漠 。
缺铁性贫血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缺铁到贫血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到最后一个阶段,身体中铁消耗殆尽才会出现明显症状 。
缺不缺营养元素,不单单是平时给宝宝喂的食物全面健康就万无一失的,吸收程度也是因人而异 。
通常情况下,1-4个月的宝宝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铁剂的,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时,会多吸收一些额外的铁元素、储存在自己的身体中 。
这些储存的铁,足够宝宝出生后4~6个月间的需要,以维持集体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特别注意:如果是早产儿宝宝,从一出生就应当注意铁元素的补充) 。
而当宝宝长到6个月,生长发育处于旺盛的时期,对铁元素的需求会猛地有所增加 。 这时候,宝宝体内“储备”的铁已被耗光,如果饮食上没有额外进行补充,很可能造成宝宝缺铁 。
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中铁含量偏低,随着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其中的养分会慢慢下降,是无法持续满足宝宝所需的 。 所以宝妈尽量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