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还可以做这些事…… 中秋节要干什么


中秋节还可以做这些事…… 中秋节要干什么


中秋是华夏民族岁时节日系统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 。中秋节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从上古时代就有的月神信仰衍变而来的敬月习俗,以及流传几千年的祭月之风,它实际上是华夏民族的“祭月之节”,这个节日保存着先民古老的天地人和的哲学思考,蕴含着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敬月信仰 。《尚书·尧典》中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的记载,《周礼》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说法,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 。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 。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吴刚折桂的美好传说,还有月饼起源与元末起义之事等等,无一不是附着在中秋节上面的美丽传说,这些美好传说与故事,又进一步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
阖府团圆“斋月供”
流行在吴地的中秋“斋月供”习俗,是“祭月”的别称 。祭拜月神(民间也叫太阴星主、月姑、月宫娘娘),曾经在中秋节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明清以后,人们中秋祭月时功利因素渐增,在祭拜时祈求的是一些老百姓希望的发财平安、身体健康一类 。吴地八月十五晚上,醉美中秋月,家家户户都会朝月出的方向,在天井或院子里搭起神台、摆好瓶花、香案、焚香点烛,设下供案,陈列一些应时的瓜果,再加上清茶、素油、月饼、糖果等祭品,等月亮升起,讲究一点的还特别用江南“水八仙”供月,例如,供上“子孙藕”(带有大小分枝的莲藕,寓意合家欢聚、子孙绵延、兴旺发达等美好祝愿)、“和合莲”(籽粒饱满、没有缺失的莲蓬,寓意吉祥圆满)、糖芋艿、红菱、芡实(俗称鸡头米),还有石榴、栗子、团子等 。当然,家家户户供上月饼也是必须的 。华夏祭礼讲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天气因素不是关键 。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 。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
晚清上海人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有竹枝词云:“月盈良夜坐凭楼,无限明辉霁远眸 。庭院开尊延赏处,二分秋色到中秋”,生动地描绘了老上海“斋月宫”的生动情景 。祭祀仪式结束后,就将各种供品撤去,将莲藕瓜果等分予众人,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殷实一点的人家,再斟上一杯酒,许下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显得祥和而惬意 。阖府团圆祭“斋月供”的同时,一家人在一起谈笑风生,还会饶有兴致地打赌预测来年元宵节的天气,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之句 。当然,有钱的大户人家,还会借斋月供时,在院子里或家门口陈列一些博古的小工艺品,如盘、盆、台、桌、博具乐器、仪仗之物等,既是置放祭月供品所需,小小地显摆一下自家实力 。
焚月光纸和烧香斗
月光纸,其实是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太阴星君为主的月神演变成为佛、道、儒交融的月光菩萨、太阴星君与捣药玉兔同框的世俗纸质画象 。北方人称为“月光马儿”,也有被称为“兔儿爷马”、“月宫马”,“月光马儿”,《燕京岁时记》云:“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 。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 。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 。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吴地江南人称之为“月光纸”,在家人一起举行祭月仪式时,家中妇女们设下香案、摆供水果、点烛、焚香、行礼、祭月、拜月完毕,与事先准备好的千张纸钱、金银元宝等一起焚烧恭敬送走 。这个习俗谓之“焚月光纸”,祭拜月神,祛邪祈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