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对话蓝墙互联创始人:地产转折,SaaS进击( 二 )


但城镇化的脚步不会停下 , 甚至会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 。 不一定是住宅项目 , 可能是养老院、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等 。 对中资公司来说 , 未来还有国际化的机会 。 海外不少建筑项目 , 从投资、承包到分包都是国内公司负责 。
这些都是蓝墙的机会 。 甚至行业集中度降低后 , 客户总量会比之前有一定的增长 。
而目前地产公司信息化建设相对初级 , 很多公司连基本的OA都没有 , 只有一个财务系统 。 现在很多Top100的企业的基础信息化建设都不完善 , 还在ERP的业务模块上进行大量投入 。 整个市场有几万家公司 。 他们对信息投入需求迫切 , 市场需求真实存在 。
白云说 , 「即便我们拿下1%的市场 , 就是几百家客户 , 收入体量会超过大部分细分领域公司 。 而且做云原生SaaS服务的 , 只有我们一家 。 」
「地产行业是个万亿级规模的巨大市场 , 是中国在经济建设、城镇化进程、产业开发等方面稳中求进的重要力量 。 蓝墙互联的团队 , 具备地产行业各场景管理需求的专业know-how以及标准化的科技赋能实力 。 」Hearst Ventures董事总经理、中国总经理胡盈青说 。
蓝墙最早拿了GGV的天使投资 。 当时他们还没有成熟的产品 , 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跟白云说 , 他在中国见创始人 , 一般不特别关注market size这一部分 。 理由是 , 在中国只要做得好 , 无论做什么都是很大的市场 。
02
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数字化之路
toB服务本质是一家企业帮助其他企业解决问题 。 对于企业而言 , 最核心的诉求就是增长 。 这也是过去腾讯、京东、字节toB讲的最多的故事 。
但是对于房地产来说 , 过去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 , 没有科技元素的帮助也能活得蛮好 , 现在行业放缓 , SaaS服务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
白云给出的解释是 , 「目前还不是解决客户增长的问题 , 我们是帮地产公司更好地做精细化管理 , 之前太粗放了 。 」
地产的特殊性在于 , 项目结束才能结算 , 体量大 , 周期长 , 一搞就是三五年 , 亏钱还是赚钱 , 没人知道 。 原来大兴土木、大开大合 , 地价增长能掩盖问题 。 现在不能这样了 , 要规模也要利润 , 大家更注重管理 。
所以蓝墙收到最集中的一个反馈是 , 把账算清楚 。 这是房企最基本的诉求 , 小公司尤其强烈 。
SaaS正式席卷地产之前 , 其实头部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并不落后 。 供应商驻场 , 完全定制化 , 有问题随时响应 。 以业务驱动产品 , 也不需要特别先进的技术 , 能解决问题就可以 。
但这样存在的问题是 , 一家企业可能有多个供应商 , 内部数据割裂都可能存在 。 除了他们目标导向的问题 , 本地软件部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蓝墙day one就采用云原生的技术架构 , 无论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 还是管理要求配置方面 , 都有一定的优势 。 适配不同客户需求的成本 , 的确比传统定制软件开发更低很多 。
此外 , 地产还有行业复杂性 , 不同维度的多个层级的跨越:项目有总部、区域;内部则要跨部门 , 工程、成本、运营、销售等;还涉及内外部协同 , 甲方乙方 , 总包分包等不同角色 。 跟客户沟通频次高甚至繁琐 , 甚至有时候要去项目现场 。
平时大家眼里的白云 , 情绪波动不大 , 随和 , 但是涉及产品相关的细节 , 好像换了一个人 , 变得严酷起来 。
公司流传着一个关于「5+N」的故事 , 每个产品相关细节要经过多次评审 , 反复修改 , 不管需求大小 , 至少也要经历5场以上的产品评审会 。 白云说 , 「希望将复杂的内容全部消化吸收 , 产出最简单、最高效的工具 。 每一次产品评审会过后 , 我就能够看到产品离最简单、最高效又迈进一大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