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港第一包租公:名下房产15000多套,每年光收租都有300多亿( 二 )


当时就连希腊船王奥纳西斯都不会这么做 , 当时他可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商船队 。

但用户对于包玉刚打破惯例却很“受用” , 都争着租“金安号” , 他也借此逐渐占领市场 。
至1981年 , 包玉刚旗下的船只数量已达210艘 , 包玉刚也成为了“世界船王” , 稳坐香港十大富豪之位 。
他在各地购入了很多房产 , 当时每年租金的收入已经十分可观 。
02、四个女儿与四个女婿包玉刚夫妇有四个女儿 , 属“陪”字辈 , 大女儿叫包陪庆、二女儿包陪容、三女儿包陪丽 , 而小女儿名为包陪慧 。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 , 包玉刚虽然没有儿子 , 但是他有四个女婿 , 他一样将他们视为家族的继承人 。

1985年 , 包玉刚查出身患癌症 , 便对家族产业进行了分配:
大女儿女婿继承船运业务;
二女儿女婿接手九龙仓和会德丰等地产业务;
女儿女婿分得贸易产业;
而小女儿女婿则获得了上百亿的现金和股权等 。
包玉刚家就是个“联合国” , 他的四个女婿拥有不同的国籍:
大女婿苏海文是奥地利人;
二女婿吴光正 , 也就是吴宗权的父亲 , 据说拥有多国国籍;
三女婿渡伸一郎 , 日本人;
四女婿郑维健则是新加坡人 , 目前 , 包陪慧与郑维健已离婚 。

人多力量大 , 四个女儿与四个女婿 , 都是包玉刚事业的得力干将 , 他们也将各自名下的产业发展并壮大 。
包玉刚的思想与做派比较传统 , 他认为几个女儿对做生意兴趣不大 , 也不擅长 , 便只让女儿在各自公司挂了“董事”之职 , 而将管理权交给女婿 。
当然 , 包玉刚也“留有一手” , 他在家族信托中明确规定:企业的控制权在女儿手中 。
03、“九龙仓”争夺战单就二女儿包陪容和女婿吴光正这支来说 , 吴光正 , 生于上海 , 祖籍为浙江慈溪 。
家中也是经商 , 背景相同又同为浙江老乡 , 两人之间的默契度要比其他几个女婿好很多 。
包玉刚将九龙仓和会德丰两大公司交由吴光正管理 , 尤其是九龙仓 , 一方面显示了包玉刚对吴光正的器重 , 另一方面吴光正曾在包氏对九龙仓收购中发挥过积极作用 。

吴光正九龙仓 , 全称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 , 目前是香港龙头地产公司之一 , “九龙仓”原是香港最大货运港口 , 后建立了同名公司 。
会德丰是一家综合性企业公司 , 业务范围涉及广泛 , 其中就包括物业租赁与出售、酒店管理等 。
现任董事会主席就是“香港第一包租公”吴宗权 , 也就是吴光正的儿子 。
1980年“九龙仓”收购事件 , 史称香港“九龙仓”争夺战 。
当时英资怡和公司为九龙仓公司的最大股东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香港房地产业蓬勃发展 , 但九龙仓的股价低 , 而且与实际价位相差数倍 。
李嘉诚看到了机会 , 他不动声色地购入了大量低价的九龙仓股票 , 令其股价在短期内飙升至高位 。

李嘉诚九龙仓立即实施反收购 , 但由于资金不足 , 便向汇丰银行寻求资金支持 。
汇丰方面劝说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的计划 , 而当时李嘉诚的实力还做不到拒绝汇丰 , 于是便同意收手 。
虽然放弃了收购 , 但选择谁来接手 , 李嘉诚是可以自主选择的 。
这时 , 包玉刚出现了 , 以他的身家和社会地位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 。
李嘉诚将自己持有的九龙仓1000万股转让给了包玉刚 , 此役 , 李嘉诚非输反赢 , 不仅赚了近6000万 , 还入股了和记黄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