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冻伤怎么办?关于冻伤你必须要知道这些事】
9月上旬, 青海省格尔木市公安部门再次通告强调:严禁个人、团体擅自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开展旅行、探险等活动 。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步复苏, 又逢“双节”黄金周来临, 不少爱好户外活动的“驴友”把目光瞄向了我国从西北到西南以及东北的广大区域 。 但是这些地区虽然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资源, 吸引着众多旅行者, 却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风险 。 进入9月以后, 西部、北路、东北部的很多地区, 日夜温差很大, 气象资料显示, 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即使是在夏末, 夜间室外的最低气温常常仅有零下十几度 。 如果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置身于这样恶劣的环境, 严重低温可引起机体局部以至全身的冻伤和冻僵, 甚至可危及生命, 这也是近年一些户外旅行者发生意外、引起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1.冻伤有那么可怕吗?
冻伤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 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 轻者影响局部组织, 重者可为全身性 。 冻伤的发生不仅与环境低温的程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有关, 还与自身衣物潮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和抗冻能力下降有关 。 根据轻重程度可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 。 冻僵又称为意外低温伤, 由于寒冷环境不仅引起体温过低, 还进一步导致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及其他器官系统的损伤, 所以是一种严重全身性病症 。 如果大家回想一些新闻报道或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写, 就不难理解, 严重的全身性冻伤发生的情况常常是:长时间滞留于寒冷环境中而保暖御寒措施不足, 包括被埋于积雪或浸没于冰水中 。 同样遭遇低温环境, 患有基础疾病、虚弱、疲劳、饥饿或醉酒的人更易发生冻僵 。
正常人体温不能低于35℃ 。 核心温度(直肠温度)<35℃~32℃时为轻度低体温;核心温度<32℃~28℃时为中度低体温, 可发生心电传导障碍和心律失常;核心温度<28℃为重度低体温, 此时发生室颤等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急剧增高 。
2.如何识别冻伤?
(1)冻疮:多发生于初冬和早春低温或潮湿条件下, 好发于手、足、耳、面部 。 初时局部皮肤发绀、水肿, 出现红斑、感觉异常、灼痛和胀痛感 。 如果水肿突出, 可发生水泡;水泡破裂后可形成表面溃疡, 渗出浆液;如继发感染, 则有脓液渗出 。
(2)局部冻伤:患处皮肤苍白、冰冷、肿胀、疼痛和麻木, 重者感觉丧失 。
(3)全身冻伤:即冻僵, 临床症状与体温密切相关, 也因年龄、健康状况、生理状态、寒冷暴露时间、受冷方式和条件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 在受寒冷初期有头痛、不安, 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皮肤苍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等 。 一般情况下体温低于33℃时有嗜睡、记忆丧失、心跳和呼吸减慢、脉搏细弱、感觉和反应迟钝 。 体温低于26℃, 出现昏迷、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室纤颤, 血糖降低、血钾增高, 尿量减少, 血容量降低 。 体温低至20℃时心跳停止 。 低温还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以及胰腺炎, 冻僵恢复后可出现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性坏死 。
对冻僵的识别并不困难, 重要的是绝不能把尚有复苏可能的患者判断为死亡!通常不应以处于低体温状态患者的症状体征作为判断的依据, 而须以复温复苏处理2小时后患者体温仍无恢复迹象、心跳呼吸无恢复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依据 。
推荐阅读
- 头发严重脱落怎么办
- 患溃疡性结肠炎该怎么办?结肠镜检查了解一下
- 很多年轻人膝盖出问题怎么办?中西医治疗方法看过来
- 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怎么办,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 运动太伤膝盖怎么办?学会这些可以提高运动能力上限
- 经常喝酒的人值得收藏 喝酒喝多了怎么办
- 衣服染上墨水了该怎么办
- 衣服沾上菜汁怎么办
- 洗衣粉洗衣服洗不干净怎么办
- 心情压抑如何自我疏导 心里压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