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入伏,一庚是多少天?

中国古人建构的一切,在时间段上并不太精确 。但是在人的感受上或者是对世界上的动植物影响上是最准确的 。这个就叫做以人为本 。
中国古人在一年四季当中,又定义出了:最热的时候,最冷的时候,最忙的时候 。
这样就在大概念里的年上,又有一个中概念四季,再有一个小概念,最冷最热最忙 。
中国人的年,是由天干地支配出来的 。所以有人写成黏,也就是有头有尾的转一圈,成个圆形,再粘在一起,被说成是年 。
天干是10个,地支是12个,两两相配,配成一个60对,就每一个都互相配合成一对儿了 。这个被称为60甲子 。
60甲子是一个纪年,也就是60年是一个周期 。
另外还有一个纪年周期就是人的生相,是12年一个周期 。也就是通常说的属相 。
纪年的用途一般是,天上的紫薇星转一圈,地上的万物已经转了60年,而人类的人转了12年 。这样就建了一个:天人地,可以一体的结构 。
因此,在中国有:天地人,合一的说法 。
人们实用的是每一年的年 。
一年当中有四季,四季里面有最寒的,最热的,最忙的时间 。
四季当中最忙的是三春三秋,最热的是三伏,最寒的是三九 。必须清楚的是这是人的感觉,不是具体的时间刻度 。也就是不是用具体的温度计或者是状态表表示出来的数据,而是人们自己感觉的一年当中的状态 。
因此,不能用欧洲的测量仪,测得的数据进行的叙述,来比较 。
六十甲子纪年当中,同庚配对的有: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 。
六十甲子计一年的时候,就是360天 。所以每一对的日子,相隔10天 。
定立三伏天的时候要跨到秋天,所以中国有秋老虎之说 。也就是秋天的时候有猛一热的现象出现 。
中国定立四季的春夏秋冬,依据的是:
太阳照的天已经热了,大地还保持凉的,就说这种现象是:春天 。
太阳照的天很热了,大地也很热了,就说这种现象是:夏天 。
太阳照的天凉了,大地还保持着热度,就说这种现象是:秋天 。
太阳照的天也凉了,大地也凉了,就说这种现象是:冬天 。
这种定立四季的方法不仅是人的感受,还包括植物的种子发芽不发芽,综合考虑后共同定制的 。
所以中国的立春实际上还很冷,是太阳从南边向北边回来的时候,把这个日子定为立春 。因为太阳每年从最北边向最南边去,然后再从最南边向北边来 。
中国古人把这个说成是天象转动 。
天象转动就是与星辰转动相关了 。所以春天以苍龙现于地平线为标准,然后是玄武,然后是白虎,然后是朱雀 。最清楚的是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东方为春天,指向南方为夏天,指向西方为秋天,指向北方为冬天 。
用植物表示就是什么什么花开?比方说迎春花,梅花 。用动物表示就是什么鸟飞回来什么鸟飞走,或者是什么虫子从地里面钻出来 。这都归于惊蛰 。
这是古中国人确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指标 。
把一年四季里面再穿插进三春三秋的忙,三伏三九的寒热 。就构成了中国最实用的日历 。
所以中国的日历当中有叫你吃冷食的日子,这就是寒食节 。有叫你到外郊外散步的日子,这就是清明节 。有叫你登高望远的日子,这就是重阳节 。等等等等 。
实用的中国日历会告诉你,一年当中哪个月哪一天应该干什么 。最终出现了一个叫黄历的日历,黄历告诉人们哪一天哪个时辰,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 。
【夏至三庚入伏,一庚是多少天?】老话说的夏至三庚数头伏,说的是庚午.庚辰.庚寅三个日子过了以后,就进入三伏天的头伏天了 。然后是中伏,然后是未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