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人说楼市调控没有效果,现在还会这么说吗?不仅有用,而且还有点猛了,这从官方表态也能看出,现在是对调控进行适度调整,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基础上,采取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策略,开始对以往过紧政策纠偏。
【 购房者|央行最新信贷数据出炉,释放了4大房地产信号,重任在肩】大家可以看到,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各地楼市政策纷纷向购房者释放利好信号,当然这也是国家政策导向下的积极响应。正如政策收紧一样,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相对温和。这一点在最近央行发布的数据上可以体现出来。
3月11日,央行发布了2022年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按揭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在1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459亿元。
这似乎与各地热火朝天的政策宽松有点对不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房地产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1、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依然较低。
房地产市场销售端表现不佳,应该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出现有统计以来首次负增长的重要原因。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3月15日,尽管国家统计局回应称,房地产下行态势有所减缓,这向外界释放了向好的信号,但往大了说,也表示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度依然偏低。居民中长期贷款罕见回落,当然有滞后性,因为贷款跟销售有一定的时间差,再加上正好赶上春节,可能也会受影响。但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出,不是说房地产没有需求,而是住房需求信心不足,急需提振。
2、稳定房地产的政策还会继续加码。
既然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依然偏低,这就说明此前房地产调控适度放松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但效果还没有明显体现出来。这既肯定了各地的因城施策政策,又意味着将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方面还会继续发力,还会继续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上做出努力。
3、打破购房者观望僵局迫在眉睫。
实际上,购房者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会受到市场的传导效应影响,比如一些三四线城市因为过度透支,库存较大,需求不足,加上房企交房信誉也大受影响,导致当前居民对市场预期不佳,购房观望情绪较浓。
未来,政策一定还将通过各种举措来提振居民购房信心,尽力扭转当前局势,信心受挫是不正常的,但要从根源上找原因,是真的没钱了?还是其他原因?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需求还是比较强劲,要想打破观望僵局,国家已经在房住不炒和三稳方面给购房者信心,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确保房价不会大涨大跌,确保交楼。
4、央行降准降息预期增强。
多个机构都一致认为,降准、降息仍有必要、有空间,加大力度提振需求,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宽松的方式降准或优先于降息,预计本月LPR下行概率相对更大。总之,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
推荐阅读
- 销售价格|70城房价最新出炉!北海2月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50%
- 购房者|2022年房子该如何买?遵循这3个买房建议,基本不会买错房子
- 期房|今年千万别碰低价楼盘,三四线城市购房者一定要注意,不然吃亏
- 法拍房|没有经验的购房者,建议首选这5类房,价格便宜又好住
- 房子|买房要谨慎,但购房者却常犯四大错误,非常影响居住体验
- 首付款|多地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对购房者何影响?买房首付几成合适?
- 购房者|楼市下滑时,买房要避免三大误区,这样才不会亏本
- 房地产市场|多城下调购房首付比例,楼市的“小阳春”来了?购房者需注意什么
- 农用地|最新批复!共青城市国有农用地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出炉!
- 江宁|2022年,40%购房者已放弃买房,释放什么信号?内行给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