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万科:离优秀越来越远

万科|万科:离优秀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万科|万科:离优秀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万科|万科:离优秀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万科|万科:离优秀越来越远

文章图片




过去很多年 , 万科作为房地产江湖一哥 , 优秀、伟大、牛逼的称赞不绝于耳 。 2018年以前 , 股价持续上涨了数十倍 , 也给股东们带来了足够的惊喜回报 。
但形势渐渐偏向了天平的另一边 , 股民们把悲伤、失望、不满的情绪都砸向了万科 。
2021年 , 万科净利润225亿元 , 一把回到2016年的水平 , 同比骤降逾45% 。 这是继1995年、2008年后出现上市31年以来第三次下滑 。

郁亮交出这样的成绩单 , 倍感压力与紧迫 。 在业绩推介会上 , 他很坦诚:“2021年业绩表现不好 , 让股东失望了 , 在这里 , 我向广大投资者、利益相关方表示诚挚的歉意” 。
“(2022年)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 就是要么死、要么活 , 没有中间状态 。 ”再次回荡在每一个万科人的脑海里 , 挥之不去 。
01三次判断早在2014年万科股东大会上 , 王石直言:房地产行业处于一个微妙的转型期 , 市场逐渐成熟、但监管仍需完善 , 需求逐渐下降 , 但并未萎缩 。 地产的“白银时代” , 是一个市场从增量到存量、竞争从平衡到极化、业务从简单到复杂、产品从单一到多样的转折时期 。
基于此定义 , 万科开始行动 , 调转经营策略 , 把投资开发的重心放在一二线城市 。 此外 , 万科也开始进行转型探索 , 尝试了多条赛道培育新的增长点 。
然而那时 , 众多的房地产巨擘们趁着棚改货币化的东风大举扩张三四线城市 , 杠杆加得大 , 规模上得快 , 俨然行业焕发第二春 。
万科没有跟进 , 躲过了一劫 。
转眼到2018年 , 在万科秋季例会上 , 会场背景墙满屏的“活下去” 。 当时 , 不少同行瑟瑟发抖 , 认真思考 , 但也有不少同行却认为这是耸人听闻 。 后来 , 一大批中大型房企依旧疯狂加杠杆 。 很快 , 他们尝到了激进之后的苦果 。
2022年年初 , 郁亮在万科集团年会上发言 , 将中国房地产定义为进入“黑铁时代” 。 他这样看当前的房地产:

房住不炒其实就是“房住”和“不炒”两个方面 。 对于“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个方面 , 政策可能会略有放松 , 因为要切实解决居民的合理居住需求 , 对现有需求的一些过于严格的限制可能会略有放开 , 但还是不允许炒的 , 涨幅限制还会保留 。 尽管“房住”可能会释放一些需求 , 但今天还有这么大量的需求吗?
另外 , 租购并举固然对租赁住房是机会 , 但也意味着刚需购房者可以在“租”和“购”之间做选择 , 会分流买房子的需求 。 即使租房需求增多也对冲不了开发业务卖房子规模的下降 。 还有人、地、房的匹配关系可能改变 , 核心主要城市的住房供应会增加 。 (在黑铁时代下)还有两个重大变化 , 一是市场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 二是行业规模开始萎缩 。
房地产正在去金融化 , 回归居住属性 。 因为国家不允许房地产占用过多的金融资源 , 也不能允许居民因买房背负高额的债务负担 , 因为这些金融资源没有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 。 其实在2020年8月 , “三道红线”的出台再次改写了行业规则 , 其影响并不亚于2002年的土地招拍挂制度 。 依靠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商业模式不灵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