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简介(河南嵩山少林寺介绍)
少林寺初建于北魏太和19年,也就是公元495年,由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依山辟建的,因其坐落在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32年后,也就是北魏孝昌3年,释迦牟尼的第28代 。
佛徒菩提达摩历时3年来到少林,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佛教界统称为“禅宗祖庭”,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而神秘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实用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 。1983年,电影《少林寺》的公映,更使少林寺名满天下,响誉海内外 。正所谓“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
登封是千年古县,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为登封,沿用至今 。登封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 。背依中岳嵩山,有人文景观150多处,自然景观30多处 。“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都坐落在嵩山之上,使嵩山成为五岳之中唯一的一座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 。
嵩山由两大山群组成,共有72峰 。大致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4米;西为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是嵩山的最高峰 。嵩山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使嵩山分别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形成了“五世同堂”的独特地质现象,在嵩山旅游,一步就可以跨越亿万年 。
少林寺的第一进建筑——山门,门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山门原称“三门”,寓示佛教的“三解脱”,佛教认为人有“三毒”,那就是“贪”、“嗔”、“痴” 。
贪,就是贪心;嗔,是指心胸狭窄,愤世嫉俗;痴,是指痴迷,不该执著的,却太放不开 。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 。山门上的禅武二字正是对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注释,禅为魂,武为衣,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禅武双修,“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退则参禅习武修道行” 。
进入山门殿首先看到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地欢迎大家的到来,一副对联叫:“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说的就是此佛 。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陀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持金刚宝杵,职责是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
少林寺的第二进建筑天王殿 。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为佛教护法神“金刚力士”,受封神演义的影响,群众称之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他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他们手持的法器代表了风调雨顺,这也代表了封建农业经济下人们的最朴实的愿望 。这里两个对称的高大建筑,就是少林寺院的钟鼓二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僧人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
少林寺天下闻名,吸引了不少名人来此驻足,也留下许多著名的碑刻,请大家随我来看这通《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它俗称《李世民碑》,是李世民为表彰十三棍僧救驾而作的,也是电影《少林寺》拍摄的依据,其中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的亲笔签名“世民”二字,碑额“太宗文皇帝御书”为唐玄宗李隆基御书,也正是因此事此碑,少林寺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少林寺也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
推荐阅读
- 河南辣椒糊涂的做法
- 河南的景点有哪些
- 豫东是哪里
- 河南新乡旅游景点推荐 新乡旅游
- 河南的特色水果 河南特色水果有什么
- 渠首属于哪里
- 河南郑州有什么大学
- 河南师范大学怎么样
- 河南玛莎拉蒂事件最新情况 河南玛莎拉蒂事件
- 焦作有哪些特产 河南焦作特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