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级”AI翻译 能否率先破冰人机翻译壁垒

【“阅读级”AI翻译 能否率先破冰人机翻译壁垒】

“阅读级”AI翻译 能否率先破冰人机翻译壁垒



AI翻译是否精准一直是人们重点关心的问题 。 尽管Google翻译、科大讯飞翻译机2.0、腾讯“翻译君”等由行业巨头推出的产品纷纷亮相, 海量翻译数据正在积累, 算法和神经网络正在优化, 但类似AI同传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失误, 仍让人为AI翻译捏一把汗 。
8月28日, 采访人员在成都高新区了解到, “阅读级”AI翻译产品“云译通”已在今年上线, 通过打造4000亿字的自由双语平行语料库, 建立28个垂直行业人工翻译数据库并配以深度学习等, 该平台可达到文本领域专业级翻译水平 。 “不同于AI语音翻译, AI文本翻译可能率先打破人机翻译壁垒 。 ”研发团队负责人马帅说 。
“机械的语言转换不能称为‘译’, 译的本质是精准的传递思维信息与内在思想 。 ”曾在翻译行业从业近20年的马帅说, 翻译不仅是词汇语法的罗列堆砌, 靠的是丰富的知识背景、了解两国语言文化习惯, 以及精通两国语言相互转换的技巧等 。 目前, AI翻译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达到了基本的“转换字面意思”, 但以专业翻译工作者看来, 其还远未“达标” 。 “随着行业需求的变化, 大众需求正由‘无需精翻’转变为‘需准确传达文件原意’, 这为更专业的AI文本翻译带来空间 。 ”马帅说 。
“专业能力”是“云译通”区别于普通AI翻译的最大特点, 如法律文书、石油开采项目书、大型工程建设验收报告等, 其均能实现精准翻译 。 使用时仅需将不同格式、需要翻译的文本, 拖拽入桌面悬窗系统后, 其输出的翻译文件不仅能保持原有文件格式, 甚至实现双语版的原格式输出 。 演示中, 采访人员看到一份100页的金融分析报告, 它在1分钟内便可完成27种语言的同格式文本翻译 。
“得数据者得天下, 在AI翻译领域同样如此 。 ”关于“云译通”的专业性如何实现?马帅表示, 该系统工作中可以直接调用之前大数据历史文档中人工精准翻译的结果, 从而实现专业能力 。 该系统还针对不同行业、企业, 提供私有云服务和深度学习算法, 即由机器自动学习新的句式和术语, 以实现针对不同行业、企业“越用越聪明”, 使机器在外文阅读、翻译和写作时, 逐步提升精准度, 最终达到私人定制般的地道语言沟通效果 。
“或许语言障碍让人们无法快速界定翻译的好坏, 但在文本翻译领域, 通过建立来自专业翻译人员的数据库, 人和机器之间的良性耦合互动, 已经出现 。 ”马帅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