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海外扩张的同时,也把“拉丁字母”传到了世界各地 。
看这张图片 。
“浅蓝色”标识的地方,都是“拉丁字母”的使用地区,基本上涵盖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 。
粉红色是西里尔字母使用区,浅绿色是阿拉伯字母使用区,土黄色区域是汉字使用区,橙黄色是梵文影响的文字,就不一一介绍了 。
不过通过对比,能看出来,咱们汉字影响的地区,还是比较小的 。
4、拉丁字母是啥时候传到中国的?拉丁字母的确是一种非常实用和美观的文字,也便于书写和阅读,也方面用这些字母来创造语言,真因为有这么多的优势,才导致拉丁字母在“地球上”广泛流传 。
当然,拉丁字母这么“强势”,在明朝的时候,也传到了我们国家 。
明代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就出现了由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设计的、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方案 。不过没有推广起来,不过这的确是一个很伟大的“变革”,因为在这之前,咱们是没有“拼音字母”的,咱们用的是“反切法” 。
啥是“反切法”?
在当时来说是比较高级的,但是和拉丁字母相比,还是落后了太多 。
反切法的基本规则是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也就是说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出一个新的读音来 。
简单来说,就是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 。写作“甲,乙丙切” 。
《康熙字典》中的字主要采用此法注音,如“武,文甫切” 。
就是取“文”字的声母“w”,取“甫”字的韵母“u”和声调“3声”,这样合起来就是“wu”和声调“3声”,基本上“武”这个字的读音就确定了 。
总结:这就是“神奇”的“拉丁字母”,虽然,只有26个字母,却成为了我们全球人类语言的“基石”,而且随着拉丁字母成为“全球通用语言”,让很多国家,都在逐渐改用拉丁字母 。
比如咱们上图中的粉红色区域,是西里尔字母使用区,也就是“俄语”,看地图也能看出来,这些地区,当年都属于前苏联 。
苏联解体之后,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改用拉丁字母拼写主体民族的语言 。在上世纪90年代独立浪潮的推动下,摩尔多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逐步重新改用拉丁字母 。
2001年和2004年,乌兹别克斯坦的政府网站,改回拉丁字母 。
2012年 12月14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新的国情咨文中表示,到2025年哈萨克文字将改用拉丁字母拼写 。
综观历史,几乎所有独联体国家的语言都在改用拉丁字母 。
所以说,以后使用“拉丁字母”或许会成为一种全球潮流,最后再次感叹,“拉丁字母”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项伟大的发明 。
推荐阅读
- 死后重生有这么个成语吗
- 胡萝卜发霉了还能吃吗
- 西游记 作者,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吗?
- 说了扎西德勒怎么回复,第一次去西藏要注意什么吗?
- 莴笋的叶子能吃吗,莴笋叶子可以生吃吗
- 私人工程可以不公开招标吗
- 空心菜梗能隔夜吗,空心菜隔夜还可以吃吗
- 酸奶解辣吗,吃甜食能解辣吗
- 死面饼的做法要放碱吗
- 合金筷子对人的危害,铝合金筷子对身体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