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和贬低都是不智之举,业内提出“AI科学观”


神化和贬低都是不智之举,业内提出“AI科学观”



在近日举行的2018首届世界声博会上 , 除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 , 一个非常新鲜的话题——“AI科学观”也被正式列入大会议程 。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 , 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理性认识 。 而目前很多人对它的态度和看法还不够科学 。
比如 , 有人神化人工智能 , 认为它已强大无比;有人担忧人工智能将威胁人类 , 进而抵触它;还有人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并非真正的人工智能 , 不值一提 。
神化其实是“捧杀”
在上述几种情况中 , 神化人工智能的情况尤为常见 。
“公众认识到的人工智能 , 很多来自电影、电视 , 但这些影视作品传达的信息很多是想象的 , 这就造成了公众对一些事物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 。 ”对于这种现象 , 美国斯坦福全球创新设计联盟联席主席蒋里给出一种解释 。
原因或许有很多 , 结果却是类似的:神化人工智能相当于“捧杀” , 可能会对行业发展带来很大困扰 。
前不久 , 一位同传译员在社交平台撰文指责科大讯飞进行“同传欺诈” ,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后来该同传译员发文澄清说 , 其中存在误会 。
引发误会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工智能被夸大了:目前机器翻译只有六级水平 , 但由于人们口口相传或媒体不当报道等多种因素 , 很多人却在潜意识中认为机器翻译能力已超过同声传译——尽管科大讯飞从未如此宣称 。
“作为一个新物种 ,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赶不上人们的想象 。 ”科大讯飞听见事业部总经理王玮说 。
这并非个例 。 CSDN创始人蒋涛在工作中就遇到类似情况:“在跟客户对接时 , 对方会想象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解决很多问题 , 但实际上人工智能的能力还达不到 。 ”
蒋里也举例说 , 看到一款人工智能产品时 , 大多业内人士是了解它的优缺点、适用场景的 。 但是大众却经常会认为产品性能就应该像电影里那样 , 这是一种很大的误区 。
【神化和贬低都是不智之举,业内提出“AI科学观”】“人工智能有它很厉害的地方 , 但是跟人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 现在的趋势是人工智能越变越好 , 但是离公众的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还有一定距离 。 ”蒋里认为 , 如果公众能够理解这一点 , 将有助于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产品 。
贬低源于不了解
对于认为人工智能什么都不行的观点 ,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指出 , 这主要源自对人工智能不了解 。
在很多领域 , 人工智能的表现确实已可圈可点 。
最广为人知的是 , 谷歌的阿尔法狗机器人已在围棋上战胜人类高手 。 除此之外 , 在医学领域 , 人工智能已在2017年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以456分的高分超过了96.3%的人类考生;在语音识别领域 , 目前最好的人工智能产品的准确率可达97%以上 , 超过了人类速记员的平均水平 。 这样的案例 , 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
除了一个个零散的案例 , 我们也可以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客观看待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水平 。 胡郁在接受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 , 将人工智能分为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四个方面 。
“在运算智能方面 , 这两年自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之后 , 就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 ”胡郁说 , 这是因为运算智能已经发展到很高的阶段 。 目前依然在高速发展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 , 则属于感知智能 。
此外 , 胡郁介绍 , 在运动智能方面 , 比如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可以跳来跳去或后空翻 , 也取得了很多进步 , 但这一领域与感知智能相比进展较慢 。 在认知智能方面 , 就是让机器人真正理解人的意图 , 利用知识图谱让人工智能实现语言理解、知识表达、逻辑推理和最终决策 , 目前依然在探索期 , 进展也较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