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博物馆有张现代的脸


科技让博物馆有张现代的脸



手机屏幕上出现“穿越回1650年前……”的字样 , 随即伴随着悠远的琵琶声与鸣沙声 , 敦煌的故事开始讲述:“人们远道来此 , 开凿洞窟 , 供养诸佛 , 以求智慧指引 。 今天千年敦煌寻找数字供养人 , 以期和时间赛跑 , 留住满壁风华 。 ”
故事停留在莫高窟标志九层楼 , 出现智慧锦囊 。 点击锦囊 , 直接跳转至腾讯公益乐捐平台 , 人们可以选择捐赠0.9元或者更多 , 成为敦煌“数字供养人” , 所筹善款将首先用于莫高窟第55窟的数字化保护中 。
项目上线不到一周时 , 已有近6万人参与 , 筹款25万余元 。 在12月7日前 , 用户都还可以前往腾讯公益乐捐平台进行捐款 , 腾讯会在后续持续运营“数字供养人”项目 , 其游戏和文创等平台也会陆续加入进来 。
千年之前 , 莫高窟通过一个个供养人维持着持续的营造 , 他们在信仰的指引下 , “财舍七珍 , 敬奉三宝” , 节省下衣食之资 , 开凿了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灿烂所在 。
在“互联网+”时代 , 普通公众依然可以选择做一个“供养人” , 用这样便捷低门槛的形式参与到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中来 。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表示:“和以往传统文化保护类公益项目不同的是 , ‘数字供养人’项目在保证文化严谨性的基础上 , 更加关注大众的公益体验及年轻群体的表达方式 。 ”
科技 , 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 , 变得现代 。
兵马俑、端门数字展 。 资料图片
·保护·
把祖先创造的这份珍贵遗产传至久远
依旧在敦煌莫高窟 。
“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敦煌目前最大的困境 。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在此地工作近40年 , 对莫高窟的每一寸壁画、每一窟石洞都怀着深深的情感 。 目前敦煌莫高窟每年的游客以20%以上的增幅迅速增长 , 游人们带着探究之心而来 , 也带来了石窟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明显变化 , 加上风沙和粉尘的侵袭 , 都会造成壁画、塑像的变色和脱落 。 “莫高窟创建1652年了 , 我们要把祖先创造的这份珍贵的遗产保护好 , 传至久远 , 永续利用 , 不能在我们这辈手里就给它毁坏了 , 那我们对不起历史 , 更对不起子孙 。 ”
敦煌的数字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 , 最初的目的便是为了保护 。 运用数字技术 , 将莫高窟在虚拟世界中永久保存 , 算是与时间达成妥协的最好办法 。 近四十年来 , 在几代敦煌人的努力下 , 敦煌目前已经完成了180余个洞窟壁画的数字化采集 , 80余个洞窟壁画图像的后期处理 , 140多个洞窟的空间结构三维重建 , 120余个洞窟的全景漫游 , 45000余张底片的数字化处理 。 接下来 , 敦煌研究院将与腾讯优图实验室等外部机构进一步合作 , 开展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 , 为这个文化宝藏的永续保存探讨更多可能性 。
保护和修复也为了更好地传播 , 依托数字化 , “数字敦煌”资源库在2016年上线 。 资源库第一期的30个经典石窟 , 跨越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多个时期 , 其中绝大多数石窟都是未对游客开放的 , 全球网友只需轻点鼠标 , 就可以免费360度漫游洞窟 , 足不出户便能近距离感受千年的文化 。 千年敦煌石窟 , 正借助科技的手段 , 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 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
用户正在体验“数字供养人” 。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张焱摄/光明图片
顺着丝绸之路上溯 , 来到西安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有类似困扰 。 这是一座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 , 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遗址类博物院 。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上具天文 , 下具地理”秦陵地宫便在此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