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_evo”列出了对这件事的一些观点和质疑:
1)这次编辑的是CCR5基因 , 它有一个天然等位基因叫CCR5Δ32 , 少了32个碱基对 。 这个等位基因很奇怪 , 可能只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 , 但是经历了很强的正向选择 , 说明它在短暂的历史里一直是好事情 。 CCR5Δ32携带者确实对HIV-1有很强的抗性 , 看起来生活也大致正常;
2)突变的CCR5Δ32也有缺点 , 目前看来它可能会给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带来不利影响 , 比如遭受一些黄病毒属病毒感染后 , 有更高概率出现严重的症状;
3)现在HIV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 从人群上来说 , 有更多的CCR5Δ32应该是利大于弊;
4)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这就不好说了 , 并不是每个人一生中HIV的风险都那么大 。 而且考虑到现在HIV的阻断疗法非常有效 , 做这样的选择 , 收益并不明显;
5) 但是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这个目标 , 而是在于手段 。 CRISPR作为基因编辑工具虽然强力 , 但是会有很多“脱靶”——错误地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地方 。 编辑农作物好办 , 弄出问题了就不上市呗 , 但如果一个人遭受了错误的编辑 , 你不能把他杀了啊;
6)更糟糕的是 , 这次做了一对双胞胎 , 其中一个明确知道编辑没有成功 。 这个孩子就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好处 , 而却承担了一样的风险 。
7) 但是这个案例里的安全和伦理问题我还是不放心 。 为啥莆田系医院会是实际开展的场所?有怎样的证据表明确实这两个孩子没有遭受脱靶?为什么那个明明没有编辑成功的胚胎还是最终带着风险诞生了?整个过程给人的感觉是依然不够透明缺乏监管 。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 清华大学全球健康及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
张林琦在《知识分子》所属《赛先生》中的采访中也表达了类似担忧:对健康胚胎进行CCR5编辑是不理智的 , 不伦理的 , 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中国人的CCR5是可以完全缺失的;而CCR5对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是重要的;现在母婴阻断技术非常有效 , 高达98%以上 , 可以阻止新生儿不被艾滋感染;即使HIV感染的父亲 , 和健康的母亲 , 100%可以生个健康和可爱的孩子 , 根本无需进行CCR5编辑 。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是否经过了伦理批准?是否合法合规?后期也有相关人员质疑了“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的申请书”前面的真假问题 。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惹争议:到底触犯了哪些边界?】科学研究的很多领域都有盲区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仇子龙呼吁 , 科学家作为一个共同体 , 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 , 科学和社会学的交界的每一步研究都是需要充分讨论的 。
推荐阅读
- “基因剪刀”出手应对抗生素耐药性
- 朋友圈位置怎么自己编辑成想要的字
- 基因改造让水稻实现无性繁殖
- 丹麦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突变率慢于其他类人猿
- 从已故捐赠者子宫中诞生的婴儿:系全球首例
- 中国开发出新型“基因剪刀”载体
- 为了抓坏人 应该把每个人的基因录入数据库吗
- 科学家用“基因剪刀”改良香蕉
- 广东初步查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 大北农转基因大豆获阿根廷种植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