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软件困窘,国产飞机设计如何摘掉“紧箍咒”?( 二 )


航空设计软件自给还需补足市场课
航空设计软件起早赶晚集 , 是缺人还是缺钱?都不是 。
我国信息产业已涌现出华为等知名企业 , 在某些应用领域甚至领先于发达国家 。
【航空软件困窘,国产飞机设计如何摘掉“紧箍咒”?】“航空设计软件的程序代码与普通软件并没有什么不同 , 但是背后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 。 比如用来设计结构强度的有限元软件 , 基本原理就来自我国冯康院士提出的‘有限元’理论 。 ”
姚卫星说 , 他根据自己的研究理论开发的结构疲劳分析软件 , 也是业内公认的“独门秘籍” , 国内绝大多数飞机在设计时都请他去计算过结构疲劳强度 , 国外公司为了获取“秘籍”邀请他当顾问、高薪聘用他的学生 , 但是都没有开发出相似的软件 。
在我国航空设计单位中 , 类似的现象还有不少 。 可以说 , 我国并不缺少相应的人才和理论基础 。 近年来 , 有关部门也组织科研单位集中力量开发相应软件 , 但时至今日 , 市场上也看不到哪个国产软件在流通使用 。
“国有科研单位以型号为管理目标 , 导致软件后续开发难以持续 , 而民营企业又没有航空专业人才 。 ”姚卫星说 , 航空设计软件想要与国外媲美 , 必须有市场化思维 。 且这类软件开发周期较长、基础理论要求高 , 需要国有科研单位与民营软件公司配合 , 理顺上下游产业链 。
“没有哪个软件是完美的 , 国家应多研究出台政策 , 鼓励国产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 ”姚卫星说 , 高校院所也应改进考核机制 , 让科研人员愿意投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开发一款航空设计软件且不受评价机制的影响成为可能 。 (采访人员 张 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