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 , 我读研究生时就在编写飞机设计和分析软件 , 当时我国的航空设计软件跟国外同时起步 , 但是现在市场已经完全被国外掌控 。 ”说起飞机设计软件发展历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NH40飞机总设计师姚卫星觉得不可思议 。
自上世纪80年代后 , 世界航空业就迈入数字化设计的新阶段 , 现在已经达到离开软件就无法设计的高度依赖 。 设计一架飞机至少需要十几种专业软件 , 全是欧美国家产品 。 国内设计单位不仅要投入巨资购买软件 , 而且头戴钢圈 , 一旦被念“紧箍咒” , 整个航空产业将陷入瘫痪 。
数字化“造”飞机更靠谱
飞机设计涉及到30多个学科专业 ,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设计软件 , 它们是飞机设计及性能评估不可缺少的工具 。
姚卫星告诉采访人员 , 设计飞机全过程在CATIA为基础的平台上开展 。 首先要从气动外形开始 , 主要用到的软件有Fluent、AAA等;然后是结构设计 , 主要用到的软件有MSC
NASTRAN、Abques、Fatigue、Analsis等;同时开展系统设计 , 包括操作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人机环境等 , 主要用到的软件有ADMS、Simulink等;最后 , 还要把设计好的部件在计算机中“组装”成飞机 , 并输入各种参数模拟现实环境进行测试 。
飞机设计不仅流程繁琐 , 而且零部件数量庞大 , 加工制造容不得丝毫误差 。 在手工设计时期 , 返工修改是飞机制造业最常见的通病 。 以我国飞豹飞机为例 , 如用传统手工设计 , 按常规考量估计有近6000张工程更改单 。 采用数字化设计的飞豹 , 工程更改单仅有1041张 , 工程量减少80%左右 。
据媒体报道 , 设计歼-10飞机时 , 主起落架主承力结构的整个金属部件是委托国外制造 。 但造完之后 , 起落架的收放出现问题 , 有5毫米的误差 , 只好重新订货制造 。 仅仅是这一点点的误差 , 影响了歼-10首飞推迟了八九个月 。 没有全数字化的软件支撑 , 任何一点细微的误差 , 都可能成为制造业的梦魇 。
采访人员查询公开报道得知 , 飞豹有54000多个结构件 , 43万个标准件;最新列装的运-20有近千万个零部件 。 如此复杂的产品 , 没有全数字化设计 , 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
发令枪响了30年还在原地走
上世纪80年代 ,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起 , 我国的航空设计软件与国外同时起步 。
“现在这些名气很大的软件 , 起初都是航空公司或大学科研人员开发的 , 比如CATIA软件 , 功能很强大 , 现在全球的飞机公司基本都用这个软件在设计 , 就是法国达索公司一个设计室研发的;还有AAA软件 , 是美国一个大学教授开发的 。 ”姚卫星说 , 我国的航空设计软件起步阶段与国外差不多 , 也是科研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琢磨着编写出来的 。
例如 , 中航集团623所上世纪80年代就开发出一款“航空结构分析软件(HIJF)” , 主要功能与大名鼎鼎的美国NASTRAN软件相近 , 但是现在鲜有人用 。
其差别就在于 , 国外软件开发出来后 , 会根据设计需要 , 一步步升级改进 , 目的是使软件好用易用、让更多的人使用;而国内的软件开发出来后 , 只要计算结果正确 , 谁也不会花精力去美化界面、增添功能 , 软件的使用者也仅局限于本单位或本科室甚至是某几个人 , 除此以外 , 别人既看不懂也不会用 。
久而久之 , 大家也就更乐于使用成熟、美观且好用的国外软件 。
但是 , 使用国外软件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 。 “比如达索的CATIA , 国内任何一个航空设计单位在这一个软件上花的钱都要上千万 。 ”姚卫星说 , 航空设计软件少则几十万元 , 多则近千万元 , 每增加一个账号还要另付一笔费用 , 过几年升级版本还要付费 。 如果要完整地设计一架飞机 , 需要十几甚至几十个软件 , 花费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
- lol skin怎么使用方法
- 怎么开网店 如何开网店
- 波音737Max“打补丁”软件逻辑存疑
- p图软件哪个好用 p图软件哪个好用呢
- 免费听书软件 全免费 免费听书的软件
- 山航是哪个航空公司
- 刷扣扣名片赞软件 有什么赞扣扣名片软件
- 常用办公软件有哪些 有什么常用办公软件
- 用电脑发短信的软件是什么
- 航空工业打响AG600研制攻坚战